《负丞零陵更尽,而代者未至。家君携老幼先归》

时间: 2025-01-19 17:50:34

吾父先归吾未可,吾母已行犹顾我。

儿女喜归未鲜悲,我愁安得似儿痴。

墙头人看不须羡,居者那知行者叹。

昨日幸晴今又雨,天公管得行人苦。

吾母病肺生怯寒,晚风鸣屋正无端。

人家养子要作官,吾亲此行谁使然。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负丞零陵更尽,而代者未至。家君携老幼先归。

吾父先归吾未可,吾母已行犹顾我。儿女喜归未鲜悲,我愁安得似儿痴。

墙头人看不须羡,居者那知行者叹。昨日幸晴今又雨,天公管得行人苦。

吾母病肺生怯寒,晚风鸣屋正无端。人家养子要作官,我亲此行谁使然。

白话文翻译

零陵的负丞已经过了,而替代的人还没有来到。我的父亲带着老人和孩子们先回去了。

我父亲先走了,我却不能走,我母亲已经出发却还在挂念我。儿女们欢喜归家却少有忧伤,而我愁苦,怎么能像孩子们那样痴傻。

墙头上看的人不必羡慕,居住在这里的人又怎能知道行路人的叹息。昨天的天气还不错,今天又下雨,老天真是管得行人苦啊。

我母亲因肺病而怕寒冷,晚风在屋外无端地鸣响。人家养的儿子都想做官,而我的亲人这次出行究竟是谁的意思呢?

注释

  • 负丞:指的是零陵的官名。
  • 零陵:地名,古时指今湖南零陵地区。
  • 家君:指自己的父亲。
  • 犹顾我:仍然挂念我。
  • 墙头人:墙头上看的人,暗指那些不知内情的人。
  • 天公:指老天爷。
  • :指肺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宋代著名诗人,江西人。他以山水诗和咏物诗见长,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生活场景,诗风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杨万里晚年,表露了他对家庭和亲人的思念之情。面对家人的离去,他内心充满愁苦和不安,反映了古代文人对于亲情的珍视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展现了作者对家庭的深厚感情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思考。诗中通过对比,表现了行者与居者在情感上的差异。行者在路途中的孤独和无奈,居者却无法理解这种苦楚。杨万里通过细腻的描写,将自己的忧虑和对母亲的牵挂融入诗中,情感深沉而真挚。此外,诗中细致的自然描写,尤其是“昨日幸晴今又雨”,生动地表现出诗人内心情感的波动和生活的无常。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负丞零陵更尽,而代者未至:官职的更替已过,但新的领导尚未到任,暗示着一种等待和无奈。
  • 吾父先归吾未可,吾母已行犹顾我:父亲已先行归家,而自己却不能回去,母亲出发时仍挂念自己,表现出家庭的牵挂。
  • 儿女喜归未鲜悲,我愁安得似儿痴:儿女们高兴地归家,而自己却因无法归去而感到忧愁,表现出对家庭团聚的渴望。
  • 墙头人看不须羡,居者那知行者叹:墙头上的人不必羡慕,居住的人又怎能理解行者的叹息,反映出对他人无知的无奈。
  • 昨日幸晴今又雨,天公管得行人苦:描绘天气变化,寄托了诗人对行路艰难的感慨。
  • 吾母病肺生怯寒,晚风鸣屋正无端:母亲因病而怕冷,晚风在屋外无端鸣叫,增添了不安的气氛。
  • 人家养子要作官,我亲此行谁使然:他人家中的儿子都希望出人头地,而自己却不知亲人的出行何故,表现出对命运的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现象与人的情感相联系,如“天公管得行人苦”。
  • 对仗:诗句中有对称的结构,如“儿女喜归未鲜悲,我愁安得似儿痴”。

主题思想

全诗表达了对家庭的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表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忧虑和对亲情的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墙头:象征观望和不参与的态度。
  • :象征着愁苦和人生的无常。
  • 晚风:象征孤独和不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吾父先归吾未可”,这里的“未可”是什么意思?

    • A. 不能
    • B. 可以
    • C. 不知道
    • D. 必须
  2. 诗中“墙头人看不须羡”意指什么?

    • A. 需要羡慕
    • B. 不必羡慕行者的苦
    • C. 行者的苦很值得羡慕
    • D. 家人会羡慕
  3. 诗中描写的天气变化反映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 A. 高兴
    • B. 愤怒
    • C. 忧愁
    • D. 疲惫

答案: 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渡荆门送别》

诗词对比

杨万里与杜甫的作品都表现出对亲情的思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但杨万里的风格更为细腻、清新,而杜甫的则更为沉重、深刻。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杨万里诗集》
  • 《中国古典诗词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