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蜘蛛和韵》

时间: 2025-01-17 09:16:40

物有小而智,虚檐寄微缕。

了不介天地,何以芘风雨。

蜂虿尝自投,螳螂不敢侮。

去面类汤纲,取象得羲罟。

丝吐虽非蚕,蝇视有如虎。

真巧非人为,羞煞金针女。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蜘蛛和韵
作者:李曾伯 〔宋代〕

物有小而智,虚檐寄微缕。
了不介天地,何以芘风雨。
蜂虿尝自投,螳螂不敢侮。
去面类汤纲,取象得羲罟。
丝吐虽非蚕,蝇视有如虎。
真巧非人为,羞煞金针女。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了小小的蜘蛛,尽管身材微小,却极其聪明。它在屋檐下编织细丝,似乎不受天地的限制,任凭风雨的侵袭。蜜蜂和黄蜂常常自投罗网,而螳螂却不敢轻视它。蜘蛛的身影像汤纲一样,巧妙地捕捉到象征羲和的猎物。虽然它吐出的丝不是蚕丝,却依然能让苍蝇如同猛虎般害怕。这样的巧妙技艺并非人为所能及,真让金针女感到羞愧。

注释

字词注释:

  • 小而智:形容蜘蛛虽小却聪明。
  • 虚檐:屋檐下面的空隙。
  • 芘:同“披”,意为遮挡。
  • 螳螂:一种捕食性昆虫。
  • 汤纲:比喻网状的捕捉工具。
  • 羲罟:传说中的人物或神,象征捕猎。
  • 金针女:指的是用金针织造的技艺,象征高超的手艺。

典故解析:

  • 蜘蛛的捕猎技巧常被古人称颂,代表着自然界的智慧。
  •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形象地表现了捕食者和被捕者之间的关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曾伯,宋代诗人,以其精致细腻的诗风著称,擅长描写自然界的生物,常通过小事抒发深邃的哲理。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宋代,社会相对安定,文人们开始关注自然与生活中的细节,李曾伯以蜘蛛为题,反映了自然界的智慧与生存哲学。

诗歌鉴赏

这首《蜘蛛和韵》通过描写蜘蛛的生存智慧,传达了一种生生不息、适应自然的哲理。诗中,李曾伯以清新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蜘蛛在风雨中编织丝网的景象,体现出它的聪明才智。尤其是通过“蜂虿尝自投,螳螂不敢侮”两句,展现了小小的蜘蛛如何在自然界中立足,给人以深思。蜘蛛的努力与生存智慧提醒我们在生活中也要学会适应环境,灵活应对各种挑战。

整首诗用词考究,意象生动,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观察与思考。特别是最后两句“真巧非人为,羞煞金针女”,不仅赞美了蜘蛛的技艺,也隐含了人类与自然界的对比,强调了自然的神奇与人类的渺小。诗人在此用蜘蛛的智慧与艺术来反映人类的局限性,深化了诗的主题。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物有小而智:开头即引入主题,强调蜘蛛虽小却聪明,设定了对比。
  2. 虚檐寄微缕:描绘蜘蛛在屋檐下编织细丝,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
  3. 了不介天地:蜘蛛的存在似乎不受天地的限制,表现出它的自由。
  4. 何以芘风雨:即使面临风雨,它也能生存,表现出坚韧的生命力。
  5. 蜂虿尝自投:蜜蜂和黄蜂常常自投罗网,暗示自然界的残酷竞争与捕食关系。
  6. 螳螂不敢侮:以螳螂作为捕食者,它竟也不敢轻视蜘蛛,突出蜘蛛的生存智慧。
  7. 去面类汤纲:蜘蛛的网如同汤纲,形象地表现出其捕猎的工具。
  8. 取象得羲罟:蜘蛛的智慧被比作羲和的捕猎,暗示其高超技艺。
  9. 丝吐虽非蚕:蜘蛛吐出的丝与蚕丝比较,强调其独特之处。
  10. 蝇视有如虎:苍蝇在蜘蛛面前显得如同猛虎般恐惧,体现蜘蛛的威力。
  11. 真巧非人为:蜘蛛的技艺是自然所赋予的,非人类所能做到。
  12. 羞煞金针女:最后一句用金针女作对比,强调蜘蛛技艺的高超与人类技艺的不足。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蜘蛛的技艺与金针女的手艺相提并论,形成鲜明对比。
  • 拟人:用“羞煞”来形容金针女的感受,赋予人物情感。
  • 对仗:全诗结构工整,给人以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主要探讨自然界中的智慧与生存,强调了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无力。诗人通过蜘蛛的生存智慧,传达出一种谦卑与敬畏的哲学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蜘蛛:象征聪明与生存智慧。
  • :代表生命的脆弱与坚韧。
  • 风雨:象征生活中的困难与挑战。
  • 金针女:象征人类的技艺与自然的对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蜘蛛的生存智慧
    B. 自然的残酷
    C. 人类的技艺
    D. 生活的挑战

  2. “金针女”在诗中象征什么? A. 人类的高超技艺
    B. 自然界的智慧
    C. 蜘蛛的生存能力
    D. 生活的奢华

  3. 诗中提到的“蜂虿”是指什么? A. 蜜蜂与黄蜂
    B. 蚂蚁与蝴蝶
    C. 螳螂与苍蝇
    D. 蚊子与蝉

答案:

  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琵琶行》

诗词对比: 李曾伯的《蜘蛛和韵》与杜甫的《春望》在主题上有相似之处,都是通过细致的观察反映自然与人类的关系。然而,李曾伯更多地侧重于自然界的智慧,而杜甫则关注人类的苦难与社会现实。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