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 其九》

时间: 2025-01-08 18:57:06

伊人何处。

几度来还去。

那日马蹄芳草路。

惹起寸心万绪。

画楼绣户斜开。

待携明月重来。

黛影双修翠柳,脂痕一点红梅。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清平乐 其九
作者:吴湖帆 〔清代〕

伊人何处。几度来还去。
那日马蹄芳草路。惹起寸心万绪。
画楼绣户斜开。待携明月重来。
黛影双修翠柳,脂痕一点红梅。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在何处可以找到那位伊人呢?她几度来过又离去。
那天骑马走过芳草的路,引发了我心中无尽的思绪。
画楼和绣户斜开着,期盼着她能再带着明月回来。
黛眉映衬着翠柳,红梅上留有一点脂痕。


注释:

字词注释:

  • 伊人:指心中所爱的人。
  • 马蹄:指骑马的足音,象征着行走与离去。
  • 芳草路:芳香的草地小路,营造出美好的环境。
  • 寸心万绪:形容内心情感纠结复杂。
  • 画楼绣户:形容精致的楼阁和门窗,寓意美好环境。
  • 黛影:指浓眉的影子,形容美人的眉毛。
  • 脂痕:指嘴唇的痕迹,暗示亲密的情感。

典故解析:
无明显典故,但表达了对爱情的思念和期待;诗中“明月”象征团圆与美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湖帆(1894-1968),清代著名画家和诗人,擅长山水画和花鸟画,诗词风格清新脱俗,常表现对自然和人事的感悟。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时期,诗人通过对爱情的描写,表达了对平静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吴湖帆的《清平乐 其九》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优美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伊人的深切思念。开头以“伊人何处”发问,直接引出对爱的渴望,展现了内心的孤独与追寻。接着,诗人回忆起与伊人相遇的情景,那日骑马经过芳草路,仿佛一切都在重现,芳草的芬芳和马蹄声在心中荡漾,勾起了无数的思绪。

“画楼绣户斜开”,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场景,给人一种恍若隔世的感觉,似乎在等待着伊人的归来。这种期待与思念交织,形成了诗歌的情感高潮。最后的“黛影双修翠柳,脂痕一点红梅”,通过细致的描写,表现了伊人的优雅与美丽,黛眉与红梅的意象,进一步强化了诗中对爱情的渴望与赞美。

整首诗如同一幅美丽的画卷,充满了对爱情的追忆和期待,展现了吴湖帆温柔细腻的情感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伊人何处:开篇提问,表达对伊人的寻找与渴望。
  • 几度来还去:强调伊人来去的频繁,反映出思念的加深。
  • 那日马蹄芳草路:回忆与伊人相遇的美好时光,营造出温馨的氛围。
  • 惹起寸心万绪:心中思绪万千,表达了对爱情复杂的感受。
  • 画楼绣户斜开:描绘出一个优雅的环境,暗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待携明月重来:期待再次与伊人相聚,象征团圆。
  • 黛影双修翠柳:细致描绘伊人的美丽,体现出诗人的赞美之情。
  • 脂痕一点红梅:暗示亲密关系,留下了爱的痕迹。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明月”比作伊人的归来,表现出深切的思念。
  • 对仗:诗中“画楼绣户”和“黛影双修”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通过“芳草”、“明月”、“红梅”等意象,传达出诗人对自然和爱情的感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与思念,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情感真挚而深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伊人:象征爱与思念。
  • 马蹄:代表来去匆匆,喻示人生的短暂与无常。
  • 芳草:象征美好、清新,充满生机。
  • 明月:代表团圆、希望与美好的愿景。
  • 黛影:象征美丽与优雅,体现了对女性的赞美。
  • 红梅:寓意爱情的热烈与纯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伊人”指的是: A. 一位朋友
    B. 心中所爱的人
    C. 亲人
    D. 自己

  2. “那日马蹄芳草路”中的“芳草”象征着: A. 友情
    B. 幸福
    C. 爱情
    D. 青春

  3. “脂痕一点红梅”中的“脂痕”暗示: A. 亲密的关系
    B. 伤感的回忆
    C. 快乐的时光
    D. 失落的情感

答案:

  1. B
  2. C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爱情的思念,但更具女性的细腻与柔情,而《水调歌头》则通过豪放的笔调展现了对人事的哲理思考。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具特色,形成了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词选》
  • 《吴湖帆诗文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