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宽博麻衣折角巾,疏慵不似少年身。白云半枕山中午,犹梦乘槎去问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身穿宽大的麻衣,头戴折角巾的中年人,显得懒散而不再像年轻时那样充满活力。正值山中午后,白云半掩,诗人依然沉浸在梦中,幻想着乘着浮筏去探索未知的水域。
注释:
- 麻衣:用麻布制成的衣服,暗示质朴与淡泊。
- 折角巾:一种头巾,古时流行的穿戴,显得随意。
- 疏慵:形容懒散、散漫的样子。
- 问津:意指询问渡口,寓意探索与追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普,字平仲,宋代诗人,生平不详,所作诗多表现对人生的感悟与对自然的热爱。其作品常以清新自然、直抒胸臆而闻名。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诗人中年时期,表现出对青春的怀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思考。诗人在经历了人生的风雨后,感受到岁月的流逝与身体的衰老,然而内心仍渴望自由与探索的精神。
诗歌鉴赏:
《自哂》是陈普的一首经典之作,整体上表现了一种对人生的感慨与自我调侃的情绪。开篇的“宽博麻衣折角巾”,通过对服饰的描写,传达出一种随意与舒适的生活态度,暗示诗人已不再是那个意气风发的少年,反而变得懒散、疏离。接下来的“白云半枕山中午”,则塑造了一幅宁静的山中午后景象,白云在空中游走,诗人似乎在悠闲地享受这份静谧,心中却又隐约有着对自由的向往。最后一句“犹梦乘槎去问津”,通过梦境表达了内心深处对冒险与探索的渴望,虽已年长,却不愿放弃追寻的梦想。因此,这首诗不仅仅是在述说个人的生活状态,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传达了“老而弥新”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宽博麻衣折角巾:表现出一种简朴的形象,暗示诗人对物质的淡泊。
- 疏慵不似少年身:通过对比,强调诗人已不再年轻,体现岁月的无情。
- 白云半枕山中午:描绘出一种宁静的自然场景,营造出闲适的氛围。
- 犹梦乘槎去问津:表达了对自由与冒险的渴望,尽管现实与理想有差距。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白云比作轻松的心境,营造出悠然的气氛。
- 对仗:如“宽博”与“疏慵”,“麻衣”与“角巾”,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个人形象的刻画与自然环境的描写,探讨了人到中年后的感悟与梦想,表达了对自由与探索的渴望,体现了老而不衰的精神状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麻衣:象征着简单与自然,反映了诗人对物质的淡泊态度。
- 白云:代表了自由与无拘无束的生活。
- 槎:古代的筏子,象征着探索与冒险的勇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描绘的午后场景主要是什么样的?
- A. 热闹繁华
- B. 宁静悠闲
- C. 阴雨连绵
-
填空题:诗人通过“犹梦乘槎去问津”表达了对___的渴望。
-
判断题:诗中的“折角巾”指的是一种古代的头巾。 (对/错)
答案:
- B
- 自由与探索
- 对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绝句》,同样展现了人生的感慨与自然的美。
- 王维的《鹿柴》,也描绘了宁静的山水之美。
诗词对比:
- 比较陈普的《自哂》与苏轼的《题西林壁》,两首诗都涉及自然,但苏轼更强调内心的哲理思考,而陈普则更多表达了对青春与自由的怀念,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选读》
- 《宋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