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清叟行》
时间: 2025-01-06 04:50:1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赠清叟行
共君一夜话三生,
语正投机君又行。
溪柳效颦添别恨,
岸花和意送离程。
惊时莫问归巢燕,
赠别愁闻求友莺。
今夜梦中重聚首,
鸡声茅店已三更。
白话文翻译:
整夜与你畅谈三生三世,
话语投契,君子又要离去。
溪边的柳树效仿你的愁眉,
岸边的花儿陪伴着离别的情意。
惊讶于时光,不要问归来的燕子,
赠别时的愁绪传来求友的莺声。
今夜梦中再次相聚,
鸡鸣声中,茅草屋已是三更。
注释:
- 共君一夜:和你一起度过一个夜晚。
- 三生:指三生三世,常表达对长久情感的期待。
- 投机:言语相投,意气相合。
- 效颦:比喻模仿,出自《红楼梦》中林黛玉的“效颦”。
- 和意:和谐的情感,意指相互的情谊。
- 惊时莫问:对时间的惊讶,不要去询问。
- 归巢燕:指归来的燕子,象征着春天和归宿。
- 愁闻求友莺:想念朋友时听到莺鸟的鸣叫,感到愁苦。
- 三更:夜深时分,指夜里三点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普,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但其诗作多表现出对友谊、离别及人生感慨的深刻思考,风格清新流畅。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一个离别的时刻,诗人和友人共度良宵,因离别而生出愁绪,借景抒情,表达对友谊的珍视及对离别的惋惜。
诗歌鉴赏:
《赠清叟行》是一首抒情诗,通过与友人的夜谈,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对离别的感慨。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温馨的夜谈场景,表达了与友人心灵相契的情感。接下来,诗人借助自然景物,溪柳和岸花,生动地表现了离别的愁苦,柳树仿佛在为离别而愁眉,花朵则传达着不舍的情意。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以燕子和莺鸟的意象,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惊叹和对友谊的思念。燕子归来象征着春天的到来,而莺声则代表着对友人的思念,更增强了离别的愁苦。最后一句"鸡声茅店已三更"不仅标志着时间的流逝,也象征着即将迎来的新生活,给人以希望。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在离别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往昔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的期许,令人感同身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共君一夜话三生:表达与友人共度一夜,谈论长久的情感。
- 语正投机君又行:言语相投,友人又要离去,情感的惋惜。
- 溪柳效颦添别恨:溪边柳树仿佛在为离别愁眉,生发离别之恨。
- 岸花和意送离程:岸边的花儿陪伴着离别的情意,暗喻友情的美好。
- 惊时莫问归巢燕:对时间流逝的惊讶,不要去询问燕子的归来。
- 赠别愁闻求友莺:赠别时愁苦的心情,听到莺声更增思念。
- 今夜梦中重聚首:在梦中再次相聚,表达对友人的思念。
- 鸡声茅店已三更:鸡鸣声中,时间已过深夜,暗示离别的时刻已至。
修辞手法:
- 拟人:溪柳和岸花被赋予了人的情感,增强了离别的愁苦。
- 对仗:诗句间的对称结构,增强了节奏感。
- 意象:燕子和莺声作为意象,传达时光与友情的主题。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友情的珍惜与对离别的惋惜,表现了人际关系的深刻情感和人生的无常。诗中通过自然景物和梦境的描绘,使情感更加细腻与动人。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溪柳:象征离别时的愁苦,代表自然与人的情感共鸣。
- 岸花:象征友情的美好,承载着离别的情意。
- 燕子:象征归来与希望,代表着时间的流逝。
- 莺声:象征思念与愁苦,传达对友人的怀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共君一夜”指的是什么? A) 一起吃饭
B) 一起谈话
C) 一起旅行 -
“溪柳效颦”中的“效颦”是什么含义? A) 模仿愁眉
B) 享受美好
C) 追忆往昔 -
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是通过什么意象表现的? A) 鸡鸣
B) 花朵
C) 燕子
答案:
- B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友人》:李白
- 《离骚》:屈原
诗词对比:
- 《送友人》与《赠清叟行》均表现了离别的主题,但李白的诗更直接,而陈普的诗则通过自然意象表达情感,二者在风格上有明显差异。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唐诗三百首》
这些资料可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古诗词的魅力与文化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