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茨菰花
作者: 董嗣杲 〔宋代〕
剪刀叶上两枝芳,
柔弱难胜带露妆。
翠管嫩粘琼糁重,
野泉情心玉蕤凉。
舂成臼粉资秋实,
种入盆池想水乡。
小小沧洲归眼底,
幽研自觉成炎光。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茨菰花的美丽景象。诗人形容茨菰花的叶子修剪得如同剪刀般,柔弱的花朵在露水的装点下显得更加娇美。翠绿的花管粘着沉重的琼糁,仿佛清泉流动时的凉意。将花蕾磨成粉末,可以为秋天的丰收做准备,种植在盆池中,仿佛回到那水乡的情景。最后,诗人看到小小的沧洲,似乎在心底涌起了温暖的光辉。
注释:
- 剪刀叶:形容叶子剪得工整。
- 带露妆:形容花朵上沾着露水,显得娇美。
- 翠管嫩粘琼糁重:翠管指花的茎部,琼糁是指琼瑶般的水珠,形容花蕾娇嫩。
- 玉蕤凉:玉蕤指清凉的泉水,凉意沁人心脾。
- 舂成臼粉:舂是将植物磨成粉末,臼是磨的工具,暗示为秋收做准备。
- 水乡:指诗人对乡村水域的怀念。
- 小小沧洲:沧洲是一个水域,象征着归属感。
- 幽研自觉成炎光:幽研指深邃的思考,炎光表示心中的温暖和光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董嗣杲,宋代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作品清新自然,情感细腻。他的诗歌常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茨菰花》写于宋代,正值中国古典诗歌的繁荣时期。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事物的珍视。
诗歌鉴赏:
《茨菰花》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茨菰花的形态与环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观察与感受。诗中开篇以“剪刀叶上两枝芳”切入,便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清新、自然的世界。随后,诗人通过“柔弱难胜带露妆”将茨菰花的娇柔特质展现得淋漓尽致,似乎能感受到那一滴滴露水的清凉和花朵的柔美,令读者心生怜惜之情。
接下来的“翠管嫩粘琼糁重”,更是通过细腻的视觉与触感描绘了茨菰花的生机与活力,仿佛能听到清泉流淌的声音,感受到泉水的凉意。这种自然的描写不仅让人感受到花的美丽,也引发了对自然情感的深入思考。
而“舂成臼粉资秋实”则将目光转向了人类生活的实际需求,展示了自然与人类生活的联系。通过种植与收获,诗人传达了一种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令人感受到秋天的丰收气息。
最后,诗人以“幽研自觉成炎光”结束,展现了内心的深邃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丰富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类生活的思考,令人心驰神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剪刀叶上两枝芳:描绘茨菰花的形态,给人一种修剪得当的感觉。
- 柔弱难胜带露妆:通过露水的装点,突出花的娇柔。
- 翠管嫩粘琼糁重:生动地描绘了茨菰花的生机与清新。
- 野泉情心玉蕤凉:比喻泉水的清凉,传达了自然的宁静。
- 舂成臼粉资秋实:暗示了人类与自然之间的互动。
- 种入盆池想水乡:表现了对家乡水乡的思念。
- 小小沧洲归眼底:象征着归属感,内心的情感寄托。
- 幽研自觉成炎光:内心深处的思考与温暖的感受。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茨菰花比作美丽的女子,增加了诗歌的美感。
- 拟人:花朵被赋予了柔弱的特性,增强了情感的表现。
- 对仗:在句式上运用了对仗工整的手法,使诗歌更具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自然之美展开,表达了诗人对茨菰花的赞美、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主题。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茨菰花:象征着纯洁与美丽。
- 露水:象征着清新与生命力。
- 翠管:代表着生命的脉动与活力。
- 野泉:象征着自然的恬静与清凉。
- 秋实:象征着丰收与希望。
- 水乡:代表着温暖的乡愁与归属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翠管”指的是什么?
A. 竹子 B. 茨菰的茎部 C. 水管 -
“舂成臼粉”在诗中暗示了什么?
A. 收成的准备 B. 养花的技巧 C. 食物的制作 -
诗的主题主要是关于?
A. 战争 B. 自然与人类的关系 C. 个人情感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山中杂诗》 - 王维
- 《江南春》 - 杜甫
- 《渔舟唱晚》 - 张志和
诗词对比:
- 《江南春》中的自然描写与《茨菰花》的细腻笔触相似,均展现了对自然的赞美与对生活的向往。
- 王维的《山中杂诗》同样以自然为题材,但更注重山水的壮丽与情感的深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辞典》
- 《古代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