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郎(跋唐伯玉奏稿)》
时间: 2025-01-17 09:57:0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贺新郎(跋唐伯玉奏稿)
——刘克庄
宣引东华去。似当年文皇亲擢,马周徒步。
殿上风霜生白简,下殿扁舟已具。
怎不与官家留住。古有一言腰相印,
谁教他满箧婴鳞疏。还笏退,不回顾。
新来边报犹飞羽。问诸公可无长策,
少宽明主。攀槛朱云头雪白,
流落如今底处。但一片丹心如故。
赖有越台堪眺望,那中原莫已平安否。
风色恶,海天暮。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表达了对古代文人之风的追忆和对现实政治的忧虑。开头提到引领东华的诗人,似乎是在怀念当年文皇亲自提拔的马周。殿上风霜满面,显示出艰辛的岁月;而下殿的扁舟早已准备好,暗示着离去的决定。诗人感慨,为何不与当权者留住良机。古人曾有言,腰间相印象征着恩宠,然而如今却是满箧中的珍宝却无处使用。诗人无奈地还笏退场,目光不再回望。新近的边地消息如飞羽般来去匆匆,询问诸公是否有长远的策略来宽慰明主。攀着槛望去,朱云映衬着白雪,心中不禁感叹自己如今身处何地。但那一片赤诚之心仍旧如故。借越台之高望去,心中不禁祈祷中原是否已经平安。最后,提及恶劣的风色和昏暗的海天,暗示着对未来的担忧。
注释
- 东华:指东华帝君,古代道教神灵。
- 文皇:指汉武帝,重用人才,推崇文治。
- 马周:西汉名臣,以直言而闻名。
- 白简:古代的书信,象征政治上的风霜艰辛。
- 扁舟:小船,象征离去或逃避。
- 丹心:赤诚的心,忠心不二。
- 越台:古代的高台,借用它来眺望远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字梦阮,号子美,宋代著名诗人、词人。他一生致力于诗词创作,风格清新独特,常表现出对国家命运和人事变迁的深切关怀。
创作背景
《贺新郎(跋唐伯玉奏稿)》创作于宋代政治动荡时期,诗人通过对历史的回顾,表达了对当时政治局势的忧虑与思考。
诗歌鉴赏
《贺新郎(跋唐伯玉奏稿)》是一首充满历史感与个人情感交织的词作。全词通过对古代文人的追忆与现实政治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怀。开篇的“宣引东华去”便给人以一种历史的厚重感,诗人似乎在呼唤古代的贤才再次出现,但随即又流露出对现实的无奈。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词的情感深度,也使得整个作品充满了矛盾感。
随着词意的深入,词人以马周的故事引入,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和对当今政治环境的不满。殿上“风霜生白简”的意象,传达出一股冷峻与无情,诗人不仅是在怀念过去的辉煌,也在反思当下的困境。他提到“新来边报犹飞羽”,似乎在暗示边境局势的紧张与动荡,而对“明主”的期望则表露出词人对国家未来的忧虑。
最后,“风色恶,海天暮”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更是对政治局势的隐喻,表达出对未来的担忧和对理想的渴望。整首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刘克庄作为词人的深厚功力和对社会的关切。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宣引东华去:引领东华的诗人离去,暗示对古代文人才俊的怀念。
- 似当年文皇亲擢,马周徒步:回忆汉武帝时期的贤臣马周,表明对人才的渴望。
- 殿上风霜生白简:殿上的风霜加重,象征政治环境的艰难。
- 下殿扁舟已具:准备离开,暗示无奈的选择。
- 怎不与官家留住:感慨为何不与当权者继续合作。
- 古有一言腰相印:古人曾以腰间印信象征恩宠,表达对古代荣华的向往。
- 谁教他满箧婴鳞疏:感叹才华横溢却无处施展。
- 还笏退,不回顾:无奈地退出,不再回头。
- 新来边报犹飞羽:新近的边地消息来得匆忙,暗示紧张局势。
- 问诸公可无长策,少宽明主:询问是否有长远策略来安慰明主。
- 攀槛朱云头雪白:描绘美丽的自然景象,暗示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 流落如今底处:感慨自己身处的困境。
- 但一片丹心如故:虽然身处困境,内心仍旧忠诚。
- 赖有越台堪眺望:借助高处眺望远方,展现希望。
- 那中原莫已平安否:担心中原局势。
- 风色恶,海天暮:描绘恶劣的环境,暗示不安的未来。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白简”比作风霜,形象地展现政治的艰难。
- 拟人:将政治局势描述成恶劣的风色,使情感更具张力。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手法,如“攀槛朱云头雪白”,增强了词的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词的中心思想是对古代文人精神的追忆与对当代政治局势的忧虑,展现出诗人对国家和社会的关切,以及对未来的期待与不安。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东华:象征着理想与才华。
- 马周:代表忠诚与直言。
- 白简:象征着政治信函和艰辛。
- 扁舟:象征离去与无奈。
- 丹心:象征忠诚与赤诚之心。
- 越台:象征高远的理想与视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贺新郎》中的“东华”指的是谁? A. 道教神灵
B. 汉武帝
C. 诗人本人 -
词中提到的“马周”以什么著称? A. 诗才横溢
B. 直言敢谏
C. 治国有道 -
“风色恶,海天暮”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担忧
C. 安宁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声声慢·秋河》(李清照):同样表达了对时局的感慨与个人情感的交织。
-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通过历史回顾表达对现实的不满与思考。
诗词对比
- 《贺新郎(跋唐伯玉奏稿)》与《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辛弃疾)
- 两首词均表达了对历史和现实的思考,但刘克庄更侧重于政治的忧虑,而辛弃疾则更加强调个人情感的表达与豪情。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刘克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