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旅次寄湖南张郎中
原文展示
寒江近户漫流声,竹影临窗乱月明。
归梦不知湖水阔,夜来还到洛阳城。
白话文翻译
寒冷的江水在近处潺潺流淌,发出漫不经心的声音;
竹子的影子映在窗前,打乱了明亮的月光。
归家的梦境却不知湖水有多宽广,
昨夜梦中又回到了洛阳城。
注释
- 寒江:指寒冷的江水,表现了秋冬的冷意和孤寂。
- 近户:靠近房屋,表示诗人身处的环境。
- 漫流声:水流声轻松随意,给人一种悠然的感觉。
- 竹影:竹子的影子,象征清雅和文人气质。
- 临窗:映照到窗户上,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 归梦:梦中的归乡之情,反映了对故乡的思念。
- 湖水阔:湖水宽广,象征着旅途的遥远和无尽。
- 洛阳城:唐代的名城,象征着诗人心中深深的眷恋。
典故解析
- 洛阳城:历史上有名的都城,代表着繁华与故乡情怀。
- 竹影:竹子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高洁与坚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戎昱,唐代诗人,生平少有记载,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和人文情怀,风格清新脱俗。其诗作多表现出对自然的观察和对生活的思考。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作者旅途之中,寄给湖南的张郎中,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自然景色的感悟。
诗歌鉴赏
《旅次寄湖南张郎中》是一首充满情感和画面感的诗作,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传达了内心的孤独和对故乡的思念。开头“寒江近户漫流声”,将读者带入一个寒冷而宁静的环境,江水的潺潺流声不仅展现了自然的美,也隐喻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接着“竹影临窗乱月明”,通过竹影与月光的对比,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显混乱的氛围,反映出诗人思绪的复杂。
“归梦不知湖水阔”一句,表达了对归乡的渴望与无奈,梦境中的归乡似乎是遥不可及的,湖水的宽广象征着诗人对未来的迷惘和对故乡的深切思念。而最后一句“夜来还到洛阳城”,则将诗人对故乡的深情与现实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他对过往辉煌的怀念和对现实生活的感慨。
整首诗在清新的自然描写中,融入了深厚的情感,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故乡的依恋,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寒江近户漫流声:描绘寒冷的江水流淌声,营造静谧之感,表现诗人所在的环境清幽。
- 竹影临窗乱月明:竹影在窗前晃动,与明亮的月光相互交织,象征自然的美与人生的复杂。
- 归梦不知湖水阔:归乡的梦境中,诗人感受到的却是对湖水宽阔的无知与渺小,反映出对故乡的向往。
- 夜来还到洛阳城:梦中回到洛阳,表达了对故土的深切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江水的声音和竹影的晃动比作诗人的心境变化。
- 对仗:如“寒江近户”与“竹影临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江水的声音被赋予了情感,使自然更具生命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现实生活的无奈,展现了他在旅途中的孤独与对过往的眷恋。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寒江:象征孤独和思乡之情。
- 竹影:象征高洁、清雅的文人气质。
- 湖水:象征广阔的前景和归乡的渴望。
- 洛阳城:象征繁华的往事与对故乡深切的怀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寒江近户”描绘了什么样的环境?
- A. 温暖的阳光
- B. 寒冷的江水
- C. 繁华的街道
-
诗中提到的“洛阳城”象征着什么?
- A. 富贵荣华
- B. 乡愁与怀念
- C. 旅行的结束
-
诗中的“竹影”主要表现了怎样的意象?
- A. 生命的坚韧
- B. 自然的宁静
- C. 追寻的渴望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李白《夜泊牛津寺》
诗词对比
- 王之涣《登鹳雀楼》:同样描绘自然景色,表现出对壮丽山河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
- 李白《夜泊牛津寺》:表达对夜晚自然景色的描绘与思乡之情,形成有趣的对比。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诗词鉴赏辞典》
- 《唐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