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趣十二首 其十》

时间: 2025-01-04 12:29:07

幽趣无人会,天宽物自容。

夔休怜踸踔,鱼勿为噞喁。

吟苦秋虫适,身闲沙鹭慵。

举头常见日,山水任重重。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幽趣无人会,天宽物自容。
夔休怜踸踔,鱼勿为噞喁。
吟苦秋虫适,身闲沙鹭慵。
举头常见日,山水任重重。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幽静的趣味没有人能理解,天空宽广,万物自有它们的容身之处。夔龙不必怜惜那些踉跄的行者,鱼儿也不要在水中闲聊。秋虫在吟唱中感到苦恼,沙鹭闲适无事。抬头常常能看到太阳,山水之间层峦叠嶂,各自承载着沉重的负担。

注释:

  • 幽趣:幽静的趣味,指一种孤独而深邃的情趣。
  • :古代神话中的一种神兽,被认为有能力呼风唤雨,常被用作象征。
  • 踸踔:踉踉跄跄,形容行动不稳。
  • 噞喁:指鱼在水中发出低语般的声音。
  • 吟苦:吟唱时因悲苦而表现出的情感。
  • 身闲:身体的闲适状态。
  • 沙鹭:指栖息在沙滩上的白鹭,象征淡泊名利、安于现状。
  • 举头常见日:抬头就能看到太阳,象征希望和光明。
  • 山水任重重:山水景色层层叠叠,形象地表达出自然的壮丽与深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郑刚中,字子真,号秋水,宋代诗人,生活在北宋时期。他以清新脱俗的诗风和独特的艺术视角而闻名,常常通过描绘自然景色来表达内心的情感和哲理。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郑刚中隐居之时,表达了他对幽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深刻领悟。诗中体现的生活哲学与当时社会的浮躁形成鲜明对比,反映了诗人心灵的宁静与超脱。

诗歌鉴赏:

郑刚中的《幽趣十二首 其十》是一首表现诗人内心世界的佳作。全诗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种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世俗繁华的超然。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对“幽趣”的体悟,指出幽静的趣味无人能够理解,反映出一种孤独而深刻的哲思。

诗中“天宽物自容”一句,传达了自然的包容性,表明万物都有其存在的价值与空间。接下来,诗人通过夔龙与鱼的比喻,强调生命的多样性和个体的独特性。夔龙不必为那些行走不稳的人而感到怜惜,这里传达出一种对个体命运的放任与理解。

“吟苦秋虫适,身闲沙鹭慵”的描写,既写出了秋虫的无奈,也道出了沙鹭的闲适,形成了一种对比,彰显出诗人对秋天的感悟。最后两句“举头常见日,山水任重重”则表现了诗人的乐观态度,尽管山水重重,但抬头总能见到光明。

在整体上,整首诗充满了对自然的敬畏与热爱,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哲理追求。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诗人借以表达自己内心的宁静与超然,体现了一种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安宁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幽趣无人会:无人能理解幽静的趣味,强调内心的孤独。
  2. 天宽物自容:天空广阔,万物各自都有归处,展现了自然的包容。
  3. 夔休怜踸踔:神兽夔龙无须为行走不稳的人感到怜惜,表达对个体命运的放任。
  4. 鱼勿为噞喁:鱼儿不必在水中低语,象征着无谓的交谈与争论。
  5. 吟苦秋虫适:秋虫在吟唱中感到苦恼,反映出生命的无奈。
  6. 身闲沙鹭慵:沙鹭闲适无事,呈现出一种安逸的生活状态。
  7. 举头常见日:抬头就能看到太阳,象征希望与光明。
  8. 山水任重重:山水景色层峦叠嶂,表现自然的壮丽与深邃。

修辞手法:

  • 比喻:夔龙与鱼儿的比喻,体现了生命的多样性。
  • 拟人:将虫与鹭赋予情感,增加了诗的生动性。
  • 对仗:全诗结构工整,对称美感十足。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超然,强调在纷扰的世俗中,保持一种淡泊的生活态度,找到自我安宁的方式。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幽趣:象征孤独的深邃情感。
  2. :象征力量与神秘。
  3. 秋虫:代表生命的无奈与愁苦。
  4. 沙鹭:象征闲适与淡泊。
  5. 山水:象征自然的壮丽与变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天宽物自容”表达了什么?

    • A. 自然的包容性
    • B. 生命的孤独
    • C. 诗人的悲伤
    • D. 世俗的繁华
  2.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夔”是一种__

  3. 判断题:诗中“身闲沙鹭慵”描绘的是一种忙碌的生活状态。(对/错)

答案:

  1. A
  2. 神兽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 王维郑刚中:两者都通过自然景观表达内心情感,但王维更倾向于抒发感伤,而郑刚中则更突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郑刚中的诗词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