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东 前题》

时间: 2025-01-04 09:57:51

烟水苍茫黄歇浦。

五百里、吴淞路。

如何咫尺叹修阻。

难觅个、帆飞渡。

欲归屡把归期误。

凝望远、空云树。

漫劳湘管传情愫。

奈此情、还难赋。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烟水苍茫黄歇浦。五百里吴淞路。如何咫尺叹修阻。难觅个帆飞渡。欲归屡把归期误。凝望远空云树。漫劳湘管传情愫。奈此情还难赋。

白话文翻译:

这片烟水茫茫的黄浦江上,五百里吴淞江的道路延绵不绝。面对近在咫尺的距离,却叹息路途的遥远,难以找到一只船只来渡过。想要归去,却屡次误了归期。凝望着远空的云朵和树木,白白地让湘江的乐器传达我的情感。然而,这份情感仍然难以用词语来表达。

注释:

  • 烟水:指雾气弥漫的水面,形容景色朦胧。
  • 黄歇浦:黄浦江的一个地点,意在描绘江边的景色。
  • 吴淞路:指延绵的吴淞江,象征着漫长的旅途。
  • 咫尺:形容距离很近,实际却感到遥远。
  • 凝望:注视、盯着,表露思念之情。
  • 湘管:指湘江的乐器,象征着情感的寄托。

典故解析:

“湘管”常用来指代思念之情,源自古代对湘江的赞美和与情感相连的文化意象。在古代文学中,湘水常被用来寄托离愁别绪。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赵芬,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相结合的特色。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作者思乡之际,表达对故乡的眷恋与对归期的无奈,反映了清代文人对生活的感悟与情感的细腻。

诗歌鉴赏:

《望江东 前题》是一首充满情感色彩的诗作,赵芬通过描绘黄浦江的烟水景象,表达了自己对归乡的渴望和无奈。诗中“烟水苍茫”描绘了一个模糊而又迷人的自然景观,营造出一种哀愁的氛围,这种氛围与诗人内心的情感形成了呼应。接下来,诗人提到“五百里吴淞路”,此处的“路”虽然实际距离不远,内心却感受到一种阻隔,正是这种心理上的距离,使得归乡的梦想变得遥不可及。

诗中“欲归屡把归期误”更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焦虑,归期的延误不仅是时间的流逝,更是对故乡情感的渴望与无奈交织而成的。这种情感的复杂性在“漫劳湘管传情愫”中得到了体现,诗人借助湘管来传达自己的思念,然而“奈此情还难赋”则是对这种情感的无奈与困扰的真实写照。

整首诗不仅在视觉上呈现出黄浦江的自然美,更在情感上透漏出一种深邃而复杂的思乡情怀,令人动容。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烟水苍茫黄歇浦:描绘了黄浦江的朦胧景象,创造出一种孤独和愁苦的情感基调。
  2. 五百里吴淞路:强调了长途的艰辛,虽然地理上不远,心理上却感受到阻碍。
  3. 如何咫尺叹修阻:感叹路途虽近,心中却感到无比遥远。
  4. 难觅个帆飞渡:表达了对渡船的渴望,象征着对归乡的向往。
  5. 欲归屡把归期误:归期的反复推迟,暗示了作者的心情焦虑。
  6. 凝望远空云树:远望自然景观,寄托思念之情。
  7. 漫劳湘管传情愫:借助乐器传达情感,体现了情感的寄托。
  8. 奈此情还难赋:感叹难以用言语表达内心深处的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湘管”比喻传情的工具,表达思念之情。
  • 对仗:诗句中“欲归”和“屡把归期误”形成对比,突显内心的矛盾。
  • 拟人:将自然景象赋予情感,增强诗歌的感染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清幽的江水为背景,深刻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归乡愿望的无奈,反映了人们在旅途中的孤独和对归属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烟水:象征着迷茫与无尽的思念。
  • 吴淞路:代表漫长的旅途与归乡的渴望。
  • 云树:自然美景中寄托的思乡情感。
  • 湘管:情感的寄托与文化的象征,连接思念与音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烟水苍茫”意指什么?

    • A. 明亮的水面
    • B. 朦胧的景象
    • C. 清澈的河流
  2. “欲归屡把归期误”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归乡的喜悦
    • B. 归期的无奈
    • C. 旅途的快乐
  3. 诗中提到的“湘管”象征什么?

    • A. 音乐
    • B. 思念
    • C. 风景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 《月下独酌》中,李白通过月光营造出孤独的氛围,与赵芬的思乡情感相呼应。
  • 《送元二使安西》表现了离别之情,和《望江东 前题》一样,都寄托了对故乡或亲人的思念。

参考资料:

  • 《清代诗歌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赵芬生平与作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