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东风笛,惜别残红旧衫湿。登高怀故国,画帘飞絮烟江夕。空尊泣,不见笛中人,断云和梦觅。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写的是春风吹动的笛声,让人感到离别的伤感,身上的旧衫沾湿了残红的花瓣。登高望远,心中怀念故乡,画帘外飞舞的柳絮在江边的黄昏中显得格外惆怅。空酒杯中泪流不止,无法再见笛声中的那个人,只有孤独的云朵和梦境在追寻。
注释:
- 东风:春季的风,象征着温暖和生机。
- 笛:乐器,笛声常常用来表达离愁别绪。
- 惜别:对离别的惋惜。
- 残红:指凋谢的花瓣,象征着美好的事物的失去。
- 旧衫湿:沾湿的衣衫,表现出情感的沉重。
- 登高:登高望远,寓意思念故乡。
- 画帘:指窗帘,透过窗帘可以看到外面的景象。
- 飞絮:柳絮随风飘舞,象征离散的情感。
- 空尊泣:空酒杯流泪,暗示失落和悲伤。
- 断云和梦觅:独自寻找梦中人,表达孤独的追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郑文焯(1620年-1700年),字子贞,号柳泉,清代诗人,擅长诗词,风格清新脱俗。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故国的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创作背景:
《望江怨 题北楼春饯图》创作于清代,正值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际。此诗写于春日的离别场景,结合当时社会动荡和个人遭遇,流露出浓厚的离愁。
诗歌鉴赏:
《望江怨》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离别时的惆怅。开篇以“东风笛”引出场景,笛声和春风的结合,使人感受到春天的温暖与离别的悲伤交织。诗人用“旧衫湿”描绘了湿润的花瓣,象征着曾经美好的记忆如今的凋零。
接下来的“登高怀故国”表明了诗人在此时此刻对故乡的思念,诗人站在高处,俯瞧四周,心中却满是对故国的挂念。画帘外的飞絮在黄昏的江边飘落,构造出一幅惆怅的画面。空酒杯中的泪水流淌,表达了无法再见的无奈和孤独。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细腻的意象传递出一种深深的离愁别绪,使人感同身受,令人动容。诗人不仅展现了个人的情感,也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普遍的离愁与无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东风笛,惜别残红旧衫湿。
- 春风中的笛声引起对离别的感慨,身上湿透的衣衫沾染了凋零的花瓣。
- 登高怀故国,画帘飞絮烟江夕。
- 站在高处,心中满是对故国的思念,窗帘外飞舞的柳絮在黄昏的江边显得格外惆怅。
- 空尊泣,不见笛中人,断云和梦觅。
- 空酒杯流泪,无法再见笛声中的那个人,只有孤独的云朵和梦境在追寻。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思念和离愁比作湿透的旧衫,形象生动。
- 拟人:笛声中“人”的缺失,赋予笛声以情感,使诗意更为深刻。
- 对仗:如“空尊泣”和“断云和梦觅”,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离别的描写,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人生的无常,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未来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东风:象征着春天的温暖与生机。
- 笛声:代表着离愁与思念。
- 残红:凋谢的花瓣,象征过去的美好。
- 高处:象征着视野的开阔与心灵的孤独。
- 飞絮:象征着离散、无常和惆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乐器是什么?
- A. 笛
- B. 琵琶
- C. 二胡
-
“空尊泣”中的“尊”指的是什么?
- A. 酒杯
- B. 酒壶
- C. 酒坛
-
诗中“飞絮”指的是什么?
- A. 雪花
- B. 柳絮
- C. 落叶
答案:
- A. 笛
- A. 酒杯
- B. 柳絮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同样表达了孤独与思念的主题。
- 温庭筠《更漏子》:描绘离愁别绪,情感细腻。
诗词对比:
- 比较郑文焯的《望江怨》与李白的《月下独酌》,两者都表达了对过往的追忆与孤独的情感,但郑文焯更侧重于对故乡的思念,而李白则更多表现个人的酒醉与孤独。两者在意象与情感的表达上各有千秋,反映了不同的生活境遇与情感状态。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郑文焯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