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琼花 悼梅畹华》

时间: 2025-01-01 14:00:45

辞乡国。

张绮席。

有花笺四折,佳句连璧。

霎时分手,于今头白。

犹恐他年,泉路相失。

痛芳兰,晞露滴。

想停歌罢乐,天为无色。

旧家张绪情尤恻。

追数生平,和泪研墨。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惜琼花 悼梅畹华
作者: 汪东 〔清代〕

辞乡国。张绮席。有花笺四折,佳句连璧。
霎时分手,于今头白。犹恐他年,泉路相失。
痛芳兰,晞露滴。想停歌罢乐,天为无色。
旧家张绪情尤恻。追数生平,和泪研墨。

白话文翻译:

告别故乡,铺开华美的席子。手中有四折的花笺,佳句如美玉般连成一体。
转瞬间分手,如今已是白发苍苍。仍然担心明年,是否在泉路上失去彼此。
痛惜芳兰,露水滴落。想要停止歌唱,罢去欢乐,天色也显得无色。
旧家的情绪更加伤感。追忆往昔生平,泪水与墨水一起研磨。

注释:

  • 辞乡国:告别故乡。
  • 张绮席:铺开华丽的席子,形容气派。
  • 花笺四折:四折的花纸,常用于写诗作字。
  • 佳句连璧:佳句如美玉般连成一体,形容文采斐然。
  • 霎时分手:短暂的分别。
  • 泉路:泉水的路,借指可能的相遇之路。
  • 痛芳兰:痛惜美丽的芳兰花,象征友谊的珍贵。
  • 晞露滴:露水滴落,象征时间的流逝。
  • 天为无色:形容失去欢乐后天色黯淡。
  • 张绪情尤恻:对旧家情感更加深沉。

典故解析:

此诗虽无直接引用的古典典故,但表达了离别与怀念的情感,反映了古人对友谊和生活的深刻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汪东,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卓越的诗才闻名。其诗作多关注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的结合,语言优美,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本诗是在作者离开故乡时所作,表达了对故乡、友人及往昔生活的深切怀念,以及对未来不可知的忧虑。

诗歌鉴赏:

《惜琼花 悼梅畹华》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作,诗中流露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友谊的珍惜。开篇以“辞乡国”引入,设定了离别的背景,通过“张绮席”与“花笺四折”的描写,营造出一幅优雅的送别画面。诗的中段,作者以“霎时分手,于今头白”传达了时间的无情与生命的流逝,感慨分离之苦,彰显了对友情的深切眷恋。

后半部分,诗人以“痛芳兰,晞露滴”来形容对友谊的失落,情感愈加细腻,衬托出他内心的哀痛和对往昔的追忆。最终,诗人选择以“和泪研墨”作为结束,既是对往事的缅怀,也是对未来的无奈与期待,诗中充满了对生活的感慨与哲思,展现了作者深情而细腻的内心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辞乡国:开篇直接表明诗人即将离开故乡,情感沉重。
  • 张绮席:铺开华美的席子,象征着对友人的重视与尊重。
  • 有花笺四折:花笺的存在象征着诗人的文采与艺术追求。
  • 霎时分手,于今头白:时间的飞逝,感叹人生的无常。
  • 犹恐他年,泉路相失:表达对未来相聚的担忧与不安。
  • 痛芳兰,晞露滴:寄情于花,象征友谊的脆弱与珍贵。
  • 想停歌罢乐,天为无色:心情沉重,欢乐不再。
  • 旧家张绪情尤恻:对故乡的深情厚谊,感情愈发浓烈。
  • 追数生平,和泪研墨:追忆往昔,情感与创作交织。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友谊比作“芳兰”,象征其珍贵。
  • 拟人:露水的滴落仿佛在诉说时间的流逝与哀伤。
  • 对仗:诗句之间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故乡和友谊的怀念与珍惜,表达了诗人在离别之际的内心挣扎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人对亲情、友情的渴望与追求,反映了人生的无常与对美好回忆的执着。

意象分析:

  • 故乡:象征归属感与亲情,提及时总是带有深情。
  • 花笺:象征诗人对文学与艺术的热爱及追求。
  • 芳兰:象征友谊的美好与珍贵。
  • 露水: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以何种方式告别故乡?
    A. 通过书信
    B. 通过宴席
    C. 通过诗歌
    D. 以上皆是

  2. 诗中提到的“泉路”象征着什么?
    A. 未来的相聚
    B. 旅行的路线
    C. 伤心的地方
    D. 以上皆是

  3. “痛芳兰”的意象主要代表了什么?
    A. 自然的美
    B. 友谊的脆弱
    C. 花的香气
    D. 以上皆是

答案

  1. C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李白的《送友人》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对比汪东的《惜琼花 悼梅畹华》与李白的《送友人》,两者都表达了对友人的眷恋与惜别之情,但汪东的诗更加强调对过往岁月的追忆与内心的痛苦,而李白则展现了豪情与洒脱的态度,反映出不同的情感风格。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唐诗宋词元曲选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