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歌颦/雨中花令》

时间: 2024-09-19 21:22:27

清滑京江人物秀。

富美发、丰肌素手。

宝子余妍,阿娇余韵,独步秋娘后。

奈倦客襟怀先怯酒。

问何意、歌颦易皱。

弱柳飞绵,繁花结子,做弄伤春瘦。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问歌颦/雨中花令
清滑京江人物秀。富美发丰肌素手。宝子余妍,阿娇余韵,独步秋娘后。奈倦客襟怀先怯酒。问何意歌颦易皱。弱柳飞绵,繁花结子,做弄伤春瘦。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京江边的人物清秀,头发如丝般美丽,肌肤如玉般光滑。她的美丽如同宝石般耀眼,似乎有阿娇的韵味,独自走在秋娘的身后。可惜我这个旅人因心情疲惫而不敢饮酒。我问她为何在歌唱时眉头紧锁。那纤弱的柳条在空中飞舞,繁盛的花朵结出果实,似乎在调侃我因伤春而消瘦的身影。

注释

  • 清滑:形容水面清澈,流动平滑。
  • 京江:指的是长江在北京附近的段落,或泛指京城附近的水域。
  • 宝子、阿娇:宝子指美丽的女子,阿娇是历史上著名的美人,象征着女性的美丽。
  • 秋娘:指代一种优雅的女性形象,可能与秋天的气息有关。
  • 倦客:疲惫的旅人,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
  • 歌颦:唱歌时的眉头紧锁,表现忧愁。
  • 弱柳、飞绵:描绘柔弱的柳树和随风飘动的绵絮,象征着脆弱与忧伤。

典故解析

  • 阿娇:西汉王嫱,因其美貌而被称为阿娇,后代多以她的美丽作为美人的代表。
  • 秋娘:秋天的女子形象,象征着成熟与忧愁,暗指时光流逝带来的伤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贺铸,字方回,号月湖,宋代著名词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词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山水风光和人情世态,情感细腻,意象丰富。

创作背景

该词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与人心惶惶的时期,作者在旅途中感受到离愁别绪,借景抒情,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问歌颦》展现了贺铸对美的高度追求和细腻的情感描写。词中对京江边的美人描绘生动而细腻,清滑的江水与秀丽的人物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自然之美与人之美的和谐美。通过对阿娇、秋娘等历史典故的引用,词人将美与忧愁交织在一起,突显了人生的脆弱与无常。

“奈倦客襟怀先怯酒”一语中流露出诗人的孤独与无奈,尽管面前有美景与佳人,心中却因疲惫而难以放松。接下来的“问何意歌颦易皱”则更进一步揭示了人们在美好事物面前的忧伤,似乎在质疑美丽是否也伴随着痛苦。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人们面对美好事物时的复杂心理,既有对美的赞美,也有对时光流逝的感伤,形成了强烈的情感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清滑京江人物秀:描绘京江边的景象,水清澈,人物清秀;
  2. 富美发丰肌素手:描述美人的丰盈秀丽,肌肤光滑;
  3. 宝子余妍,阿娇余韵:夸赞其美丽如宝石,韵味如阿娇;
  4. 独步秋娘后:表现出她的独特与卓越;
  5. 奈倦客襟怀先怯酒:旅人因疲惫而不敢饮酒,内心孤独;
  6. 问何意歌颦易皱:好奇她为何眉头皱紧,情绪低落;
  7. 弱柳飞绵,繁花结子:描绘脆弱的柳树与繁盛的花朵,象征生命的脆弱;
  8. 做弄伤春瘦:感叹因春天的离愁而消瘦。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美人与自然景物相结合,增强描绘效果;
  • 拟人:将柳树与花朵赋予情感,展现生命的脆弱;
  • 对仗:词句结构工整,增强了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词表达了对美的赞美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反映了作者在美与痛苦之间的纠结心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京江:象征流动与变迁;
  • 美人:代表着美好与理想;
  • :象征柔弱与脆弱;
  • :象征生命的繁荣与短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阿娇”是哪个朝代的美人? A. 汉代
    B. 唐代
    C. 宋代
    D. 明代

  2. “奈倦客襟怀先怯酒”中“倦客”指的是?
    A. 游人
    B. 旅人
    C. 学者
    D. 商人

  3. 诗中描绘的水是怎样的?
    A. 浑浊
    B. 清滑
    C. 激流
    D. 深邃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诗词对比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美的追求与对人生苦涩的感怀;
  • 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虽然风格不同,但同样展现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无奈。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宋词精华》
  2. 《古典诗词鉴赏》
  3. 《贺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