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石鼓书院》
时间: 2025-01-17 10:19:1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宿石鼓书院
罗源汉 〔清代〕
衡州之山多奇特,
雁峰峙南石鼓北。
周宣攻车不到此,
佳名今古同烜赫。
长松翳阁神所栖,
断碣欹墙人不识。
侧闻李宽建自唐,
风雨年年秋草碧。
凭临十里万家烟,
远树撑天鸟飞没。
其下绿净者湘江,
左会蒸流环一玦。
我因行役过此邦,
荆榛满眼尘满臆。
跻阶便问合江亭,
吊古心怆访遗迹。
韩张两人久不作,
高文大章垂金石。
剔藓循诵半模糊,
发箧朗吟三太息。
小憩危亭日影斜,
登楼一眺乾坤窄。
文名山斗今几人,
吾道南来溯正脉。
黄昏钟鼓催客卧,
秋山月出寒江白。
白话文翻译:
衡州的山脉非常奇特,雁峰在南边,石鼓在北边。周宣的攻车未曾到此,然而这里的美名在古今两代依然流传。长松遮蔽着阁楼,仿佛神灵栖息其中,倒塌的石碑和斜墙让人不识其所以然。我听说李宽自唐代就曾在此建造,风雨交加的年头,秋草依旧碧绿。我凭栏远望,十里之外万家炊烟,远树撑天,鸟儿渐渐消失在天际。那下面清澈的湘江,左边环绕着蒸汽流动如同一枚璀璨的宝石。我因出行经过这里,荆棘满眼,心中尘埃满满。我走上阶梯便问合江亭,缅怀古人心中感慨,追寻遗迹。韩愈与张九龄的名作久已无人问津,伟大的文辞如今仅存于金石之上。我清理苔藓,循着诗句半模糊的记忆,打开书箱,朗朗吟诵,发出三声长叹。小憩于危亭,日影斜照,登楼远眺,天地间的空间似乎变得窄小。如今文名山斗的诗人有几人呢?我顺着南方的河流,追溯着正脉。黄昏时钟声和鼓声催促着客人入睡,秋山上月光升起,寒江一片洁白。
注释:
字词注释:
- 衡州:古代地名,今湖南省衡阳市。
- 雁峰、石鼓:两座著名山峰。
- 周宣:东周时期的周宣王,传说中的人物。
- 李宽:指唐代诗人李白,诗名广泛。
- 合江亭:在湘江上的一处亭子,历史遗迹。
- 荆榛:指荆棘和野草。
- 金石:指古代铭文或文人留下的诗文。
典故解析:
- 韩张两人:指韩愈与张九龄,两位著名的唐代诗人,以文笔流畅著称。
- 三太息:引申为对古人的追忆与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罗源汉,清代诗人,生平事迹记载较少。他的诗歌常以自然景象与人文思考相结合,展示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宿石鼓书院》是罗源汉在游历衡州时写的,反映了他对古代文化的追忆和对自然景色的赞美。诗中流露出对历史的感慨与对文人墨客的怀念,体现出浓厚的文化情怀。
诗歌鉴赏:
《宿石鼓书院》是一首充满人文情怀的诗作,诗人通过描绘衡州的自然风光与历史遗迹,表达了对古代文化的敬仰与对当下文人境况的感慨。全诗语言清新,意象丰富,既有对大自然的细腻观察,也有对历史人物的深刻思考。
诗的开头,通过对奇特山景的描述,迅速引入主题,表现出诗人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与赞美。接着,诗人提到的“周宣攻车”与“李宽建”,不仅展示了历史的深厚,还暗示了文化的传承与变迁。
在描写湘江时,诗人运用远近结合的手法,营造出一种开阔的视野,凸显了自然之美与人文情怀的交融。最后,诗人在黄昏时分的思考,更是将个人的情感与历史的沉淀相结合,表现出一种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整首诗在结构上层次分明,情感真挚,既反映了诗人的游历体验,又寄托了对文人传统的缅怀,展示了清代诗歌的独特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衡州之山多奇特:开篇点出地理背景,展示衡州的山川美景。
- 雁峰峙南石鼓北:具体说明两座山的方位,营造出空间感。
- 周宣攻车不到此:提及历史事件,反映古今交错。
- 佳名今古同烜赫:强调此地的声名远扬。
- 长松翳阁神所栖:通过意象表现自然神秘。
- 断碣欹墙人不识:遗址的倾斜让人感到历史的沧桑。
- 侧闻李宽建自唐:提及李宽,表达对历史人物的敬仰。
- 风雨年年秋草碧:自然景色的描绘,表现出岁月的流转。
- 凭临十里万家烟:表现远望的情景,营造生活气息。
- 远树撑天鸟飞没:运用动静结合,增添画面感。
- 其下绿净者湘江:转向具体的自然景观,展现湘江的清澈。
- 左会蒸流环一玦:通过比喻展现江流的美丽。
- 我因行役过此邦:诗人自述行旅的原因。
- 荆榛满眼尘满臆:情感转向内心的感受。
- 跻阶便问合江亭:通过问路引入历史的追思。
- 吊古心怆访遗迹:表达对过往历史的感慨与怀念。
- 韩张两人久不作:提及历史人物,反映文人气息的衰落。
- 高文大章垂金石:赞美古代文人的成就。
- 剔藓循诵半模糊:表现诗人在寻找诗文的情境。
- 发箧朗吟三太息:情感的抒发与历史的思考。
- 小憩危亭日影斜:描绘诗人休息时的情景。
- 登楼一眺乾坤窄:表现诗人对天地的感慨。
- 文名山斗今几人:引发对当代文人的思考。
- 吾道南来溯正脉:表明诗人的追求与理想。
- 黄昏钟鼓催客卧:描绘黄昏时的宁静。
- 秋山月出寒江白:结尾展现秋夜的幽静与美丽。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远树撑天”,形象生动。
- 对仗:如“黄昏钟鼓催客卧,秋山月出寒江白”,增强诗的韵律感。
- 意象:长松、湘江、秋山等,丰富了诗的文化内涵。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与历史遗迹的追忆,表达了对古代文化的敬仰、对文人境况的感慨,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无奈。诗人通过自己的感受,唤起读者对历史的思考与对自然的热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衡州:象征着古老的文化与历史。
- 长松:象征着坚韧与长久的精神。
- 湘江:代表着自然的清澈与生命的流动。
- 合江亭:象征着历史的回忆与文化的传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宿石鼓书院》的作者是谁?
- A. 韩愈
- B. 罗源汉
- C. 李白
-
诗中提到的“合江亭”主要象征什么?
- A. 自然风光
- B. 历史遗迹
- C. 文人聚会
-
诗人在黄昏时的感受是?
- A. 兴奋
- B. 忧伤
- C. 宁静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by 王之涣
- 《静夜思》 by 李白
- 《秋夕》 by 杜甫
诗词对比: 罗源汉的《宿石鼓书院》与王之涣的《登高》在主题上都涉及对自然的描绘和历史的思考,但罗源汉更侧重于个人的情感与文化的传承,而王之涣则强调对自然景色的壮阔与浑然天成。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清代诗人罗源汉研究》
- 《古诗词精粹选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