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李士举陪提刑徽猷游中梁山临秀远轩以望江中平陆之胜承示佳句且叙故旧离合之感次韵二首 其二》

时间: 2025-01-04 08:43:01

京口追游地,钱塘执别年。

飘流恍如梦,聚散岂其天。

夙驾行趋诏,当朝正急贤。

紫荷持从橐,去去入林泉。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京口追游地,钱塘执别年。
飘流恍如梦,聚散岂其天。
夙驾行趋诏,当朝正急贤。
紫荷持从橐,去去入林泉。

白话文翻译:

在京口这个游玩的地方,钱塘与朋友们分别已经很多年。
我的心情飘荡,恍若置身于梦中,聚散之间难道真的是命运使然吗?
早先的马车迅速地驶向诏令,今天朝廷正急需贤良之士。
紫色的荷叶在手中捧着,渐渐地走入林间泉水之中。

注释:

  • 京口:指京口,即今江苏镇江,是一个著名的游览胜地。
  • 钱塘:指钱塘江,流经浙江省杭州市,是中国著名的江河之一。
  • 飘流恍如梦:形容心境如梦幻般飘渺。
  • 聚散岂其天:聚合与离散是否真是天意所致。
  • 夙驾:早已搭乘的马车。
  • 持从橐:手中持有的物品,橐指的是包。

典故解析:

  • “聚散岂其天”:此句可引申为人生的聚合与离散往往是命运使然,反映了古代文人的无奈与哲思。
  • “当朝正急贤”:这句提到朝廷急需人才,反映了当时对士人的重视以及作者对理想抱负的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之望,字伯峻,号归隐,南宋诗人,擅长诗词,风格清新脱俗,常关注自然与人生哲理。其作品多表达对故人的思念及对理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王之望对故旧的追忆之际,表达了他对过往的怀念和对友人的思念,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聚散的感慨。

诗歌鉴赏:

王之望的这首诗以京口、钱塘为背景,通过对游玩场景的描绘,引发对人生聚散离合的思考。诗的开头在描写景致的同时,抒发了他对故人的思念。通过“飘流恍如梦”一句,诗人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感慨,仿佛一切都是梦幻般的存在。接着,诗中提到的“聚散岂其天”则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相逢与别离似乎都受命运的安排。最后,诗中提到的“紫荷持从橐”则象征着对自然的向往与追求,展现了诗人渴望归隐山林的心态。整首诗在清新自然的语言中,流露出深刻的哲理思考与人文关怀,体现了王之望特有的诗歌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京口追游地:京口是一个游玩的地方,暗示诗人对故地的回忆。
  2. 钱塘执别年:表达与友人分别已久,时间的流逝令人感伤。
  3. 飘流恍如梦:心情如梦似幻,反映诗人对现实的迷茫与无奈。
  4. 聚散岂其天:对人生聚散的感慨,似乎在思考命运的安排。
  5. 夙驾行趋诏:早早的踏上征途,表明对朝廷的重视与期望。
  6. 当朝正急贤:反映出对贤才的渴求与社会对人才的期待。
  7. 紫荷持从橐:象征自然的美与诗人向往的简朴生活。
  8. 去去入林泉:突显诗人欲归隐于山林之间,追求内心的宁静。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飘流恍如梦”,用梦境比喻人生的飘忽。
  • 对仗:诗句间的对称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赋予其生命,使情感更为生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聚散离合、人生无常的主题,表达了对故人的思念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命运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京口:象征游乐与怀旧。
  • 钱塘:代表友人、离别之地。
  • 紫荷:象征美丽与自然。
  • 林泉:代表宁静与隐逸的理想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京口”指的是哪个地方?
    A. 江苏镇江
    B. 浙江杭州
    C. 北京
    D. 安徽合肥

  2. “聚散岂其天”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对命运的接受
    B. 对时间的感慨
    C. 对自然的向往
    D. 对财富的追求

  3. 诗人在最后提到的“入林泉”象征着什么?
    A. 财富
    B. 归隐与宁静
    C. 权力
    D. 哀伤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王之望与杜甫在诗中都流露出对故人的思念与对生活的感慨,但王之望更侧重于自然与人生哲理,杜甫则更加关注社会变迁带来的悲剧。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王之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