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晚晴
杨万里
日光射雪雪透红,
雪光射日日吐虹。
何人铸银作大地,
万象都入银光中。
诗翁两眼老病里,
爱看晚晴聊仰视。
眼晴空花忽乱起,
紫晕一轮三万里。
白话文翻译:
阳光照在雪上,雪映得红光闪闪,
雪光照射在阳光下,产生了彩虹般的光辉。
是谁把银子铸造成这大地,
万物都映衬在这银光之中。
年迈的诗人,虽然老病缠身,
却喜欢在晚晴时仰望天空。
眼前的天空花样繁多,
紫色的光晕一轮,绵延三万里。
注释:
- 日光:太阳发出的光线。
- 雪透红:雪光的反射使得光线呈现红色。
- 铸银:比喻大地如同被银子覆盖,象征着美丽和纯洁。
- 万象:指一切事物。
- 诗翁:指年长的诗人。
- 晚晴:指傍晚时分的晴朗天气。
- 空花:天空中闪烁的光彩,似乎像花一样美丽。
- 紫晕:紫色的光圈,象征着光辉灿烂的景象。
典故解析:
诗中“雪光射日日吐虹”描绘了雪与阳光交相辉映的美丽景象,采用了自然界的光影变化来表达诗人的感悟。在古代文人中,雪常被视为纯洁的象征,阳光与雪的结合更是体现了生活中的美好瞬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他以山水田园诗闻名,作品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尤其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日常生活。
创作背景:
《晚晴》创作于南宋时期,正是国家动荡而民生艰辛的年代,诗人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生命的热爱。
诗歌鉴赏:
《晚晴》通过描绘雪与阳光交织的美丽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及其在晚年时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全诗语言清新,意象丰富,展现了独特的艺术魅力。开头两句通过对比日光与雪光的交融,展示了自然界的奇妙景象,仿佛是将人们带入一个梦幻的境界。接着,诗人用“铸银”这一比喻,生动地形象化了大地的美丽,仿佛一切都被银光笼罩,增添了诗的幻想色彩。
接下来的两句,诗人自述年迈的自己,尽管身处老病之中,但依旧热爱晚晴,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积极态度。这种精神在最后两句中得以升华,眼前的景象如空中花朵般绚丽多彩,而紫晕的描绘更显得景象的辽阔和梦幻,象征着无限的可能和希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传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命的感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生活美好的向往,令人感受到诗中那种悠然自得的境界。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日光射雪雪透红:阳光照射在雪面上,雪的反射使得光线呈现红色,展现出雪的透明和光的明亮。
- 雪光射日日吐虹:雪光在阳光下产生的现象,犹如彩虹般美丽,表现了自然界的奇妙变化。
- 何人铸银作大地:诗人以“铸银”来形容大地的光辉,隐喻大自然的美丽和纯净。
- 万象都入银光中:一切事物都被这银光所映衬,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感受。
- 诗翁两眼老病里:尽管年老多病,但诗人仍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
- 爱看晚晴聊仰视:他乐于在晚晴的日子里仰望天空,体现出一种淡然的生活态度。
- 眼晴空花忽乱起:天空中的光彩纷繁多变,犹如花朵般绚丽,展现了丰富的视觉冲击。
- 紫晕一轮三万里:紫色的光晕延绵不绝,象征着广阔的视野和无尽的可能,给人以希望。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铸银作大地”,形象地表达了大地的美丽。
- 对仗:如“日光射雪雪透红,雪光射日日吐虹”,形成了和谐美感。
- 拟人:赋予自然现象以情感,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
主题思想:
-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赞美自然之美,表达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即使在老病之中,诗人依然保持对生活的热情,展现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 日光:象征希望与生命力。
- 雪:代表纯洁与静谧。
- 银光:象征美丽与梦幻,营造出一种神秘的氛围。
- 晚晴:象征着宁静与安详的生活状态。
- 紫晕:象征着辽阔的视野和无限的可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诗的作者是?
- A. 李白
- B. 杨万里
- C. 杜甫
-
诗中提到的“铸银”主要用来形容什么?
- A. 人的财富
- B. 大地的美丽
- C. 雪的纯洁
-
“眼晴空花忽乱起”中的“空花”指的是什么?
- A. 繁花似锦的景象
- B. 天空中的光彩
- C. 空旷的田野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 - 孟浩然
- 《静夜思》 - 李白
诗词对比:
- 杨万里的《晚晴》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以自然景色为题材,但前者更注重光影变化,而后者则强调宁静的氛围。两者各有特色,展现了不同的审美观念。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杨万里诗集》
以上内容为《晚晴》的全面解读,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