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晓晴发黄杜驿二首
作者:杨万里
望後月不落,偏於水底明。
对悬双玉镜,并照一金钲。
忽值山都合,浑无路可行。
多情小花径,导我度千萦。
白话文翻译:
在清晨的明亮天空下,望着那不落的月亮,水面映照出它的光辉。
对着悬挂的两面明镜,照见一片金色的光亮。
忽然来到山的尽头,竟然无路可行。
多情的小花小径,引我穿过千百个曲折的回环。
注释:
- 月不落:指月亮仍在天空中,未曾落下,象征着清晨的宁静与美好。
- 水底明:水面反射月光,显得格外明亮。
- 双玉镜:指天上的月亮和水中的倒影,如同两面明镜。
- 金钲:形容光亮,如同金色的钟声,喻示清晨的宁静与美好。
- 山都合:指山的尽头,似乎到了一个无路可行的地方,象征困境。
- 小花径:小径旁盛开的花朵,表现自然的美丽与生机。
典故解析:
这首诗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典故,但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现出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态度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著名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生于浙江婺州,晚年居住在江西,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著称。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政治动荡和社会变革之际。杨万里在繁忙的官场生活中,常常通过诗歌抒发内心的情感与对自然的热爱,表达了对人生困境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展现了诗人清晨所感受到的宁静与美好。诗的开头,描绘了月亮在水面的倒影,暗示着一种宁静而清新的氛围。后半部分诗人则转向对困境的思考,面对山的尽头,感到无路可行,体现了人生中的迷茫和困扰。最后一句通过小花径的描写,展现出在困境中仍然存在的希望与美好,给人以启示与力量。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望後月不落,偏於水底明:月亮的光辉在水面上闪烁,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晨景。
- 对悬双玉镜,并照一金钲:比喻月亮和水中的倒影,展现出自然的和谐美。
- 忽值山都合,浑无路可行:突转写景,表达在自然中遇到的困境与迷茫。
- 多情小花径,导我度千萦:虽然有困境,但小花径依旧是引导人走出迷雾的希望之光。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月亮比作“玉镜”,水面比作“金钲”,形象生动。
- 拟人:小花径被赋予情感,表现出自然的亲切感。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在于探讨人生中的困境与希望。虽然在自然中遇到困难,但小花径的存在象征着生活中仍有美好和希望。
意象分析:
- 月亮:象征宁静与美好,代表理想与追求。
- 水面:象征内心的平静与思考。
- 山:象征人生的障碍与困境。
- 小花:象征希望与美好,传递出生命的力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月不落”指的是哪个时间段?
- A. 晚上
- B. 清晨
- C. 正午
-
小花径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困惑
- B. 希望
- C. 绝望
-
诗人通过何种方式表达对自然的热爱?
- A. 叙述自己
- B. 描绘景物
- C. 讲述历史
答案:
- B. 清晨
- B. 希望
- B. 描绘景物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比较杨万里与李白的山水诗,杨万里更注重细腻的情感描写,而李白则倾向于豪放洒脱的个性表达。
参考资料:
- 《杨万里诗集》
- 《宋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