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一络索 春闺
作者: 徐灿〔清代〕
惯送好春归去。
怕和花语。
一帘残梦醉醒中,
禁得这番红雨。
群玉山头仙侣,
乱云无处。
不须乡泪染江流,
倩个燕儿传与。
白话文翻译:
春天总是轻易地离去,
我害怕与花儿交谈,
在这帘幕后,我在梦中沉醉而醒来,
却无法承受这场红色的细雨。
群山之巅的仙人伴侣,
在纷乱的云彩中无处寻觅。
不必让乡愁的泪水浸染江水,
只需让那燕子替我传达思念。
注释:
- 惯送: 经常送走,习惯性地离去。
- 花语: 花儿所传达的情感或语言,指与春天的交流。
- 一帘残梦: 指的是一帘梦境,梦境已经破碎。
- 红雨: 暗指春雨,或因花瓣纷飞而形成的景象。
- 群玉山头: 形容高山,意指仙人居所。
- 乡泪: 乡愁的泪水,表现对故乡的思念。
- 燕儿: 燕子,象征春天和思念的传递。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灿是清代的一位诗人,生于盛世,生活在一个风华正茂的时代。他的诗歌以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意象见长,常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春天,是诗人对春天的感慨与思念之作。在春天的背景下,诗人流露出对过往时光的惋惜和对未来的希望。
诗歌鉴赏:
《一络索 春闺》以春天的离去为引子,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留恋和对美好时光的追忆。全诗情感深沉,字句间流露出一份淡淡的忧伤。首句“惯送好春归去”,直接点明了主题,春天的离去让人感到不舍、惆怅。紧接着“怕和花语”,反映出诗人与自然之间的距离,诗人似乎不愿意与花草交流,因为那将使他更加痛苦。接下来的“残梦醉醒中”,则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梦境的破碎让人感到无奈,仿佛一切美好都已不再。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构建出一种恍惚的境界,尤其是“群玉山头仙侣”和“乱云无处”,让人感受到一种孤独与无助。最后两句“不须乡泪染江流,倩个燕儿传与”,不仅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更是通过燕子这一意象,传递出一种希望,期待着能够与心爱之人再相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惯送好春归去: 春天总是轻易地离开,表现诗人对春天的留恋。
- 怕和花语: 害怕与花草交流,因那会勾起更多的思念。
- 一帘残梦醉醒中: 在梦中醉了又醒来,梦境已成往事,带来失落感。
- 禁得这番红雨: 无法忍受这场春雨,象征着春天的脆弱与易逝。
- 群玉山头仙侣: 描绘仙人伴侣,代表一种理想化的爱情。
- 乱云无处: 纷乱的云彩让人感到迷茫与孤独。
- 不须乡泪染江流: 乡愁的泪水不必浸染江水,表现出诗人对故乡的思念。
- 倩个燕儿传与: 让燕子替自己传达思念,象征着希望和联系。
修辞手法:
- 比喻: “红雨”比喻春雨,表现春天的美丽与忧伤。
- 拟人: “燕儿”被赋予了传情的能力,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 对仗: 整首诗在结构上严谨,对仗工整,增强了音韵美。
主题思想: 全诗围绕春天的离去和对美好时光的追忆展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的思考,夹杂着对故乡的思念与对爱情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 象征生命与希望。
- 花: 美好与短暂的代表。
- 梦: 理想与现实的交错。
- 燕: 传递思念与希望的使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红雨”象征什么?
- A. 春雨
- B. 伤心的泪水
- C. 盛开的花瓣
-
诗人对春天的态度是?
- A. 欢迎
- B. 留恋
- C. 无所谓
-
诗中“倩个燕儿传与”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愤怒
- B. 思念
- C. 快乐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月下独酌》
- 王维《相思》
诗词对比: 杜甫的《春望》同样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但更侧重于国家的兴衰与个人的忧虑;而徐灿的《一络索 春闺》则更倾向于个人情感的抒发与思念。两者都反映了诗人在春天时节的不同心境与情感。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徐灿研究》
- 《古典诗词赏析》
- 《诗词的意象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