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络索》

时间: 2025-01-04 06:18:34

可是清明才度,等闲春暮。

烧香重做杏花寒,吹不断,屏山雾。

待把东风扃住,不教归去。

垂帘天气病眠人,又点点,樱桃雨。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可是清明才度,等闲春暮。
烧香重做杏花寒,吹不断,屏山雾。
待把东风扃住,不教归去。
垂帘天气病眠人,又点点,樱桃雨。

白话文翻译:

然而清明节才刚过,春天却已悄然进入暮色。
再次点燃香火,似乎又回到了杏花凋零的寒冷时节,
那缠绵的春风似乎总是无法停止,
不让人归去。
在这垂帘的天气里,病卧的人只觉得,
雨点轻轻落下,像樱桃般的细雨。

注释:

字词注释:

  • 清明:指清明节,春季的重要节日。
  • 等闲:漫不经心,轻松自在。
  • 烧香:祭祀时点燃香火,表示敬意。
  • 杏花寒:杏花在寒冷中的凋零,象征春天的短暂。
  • 东风:春风,象征着春天的到来。
  • 扃住:锁住,阻止。
  • 垂帘:形容天气阴沉,像拉下了帘子。
  • 樱桃雨:细雨如樱桃般细小,形容雨丝轻柔。

典故解析:

  • 清明节:与春天的生命力和祭祖的传统相关,诗中通过清明节的设定引申出春天的短暂与惆怅。
  • 杏花:常用来象征春天的美好与迅速的流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慈铭,清代诗人,工诗词,风格婉约,擅长描写自然景物与抒发个人情感。他的作品常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与对自然的细致观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春天的转折期,清明节后,诗人感受到春天的短暂与离别的惆怅,表达了对于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一络索》是一首充满春日气息的诗作,诗人在清明节之后,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短暂与无常。开篇提到“清明才度”,立即勾勒出春天已至,却又蕴含着“等闲春暮”的淡淡哀伤。诗人通过“烧香重做杏花寒”的意象,反映出对春天美好时光的留恋与渴望。杏花的凋零象征着春天的离去,带来一丝寒意,仿佛在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美好。

随着诗句的推进,“吹不断,屏山雾”营造出一种朦胧的氛围,东风似乎无止无尽,无法带走诗人的思念与惆怅。接着,诗人通过“垂帘天气病眠人”的描写,展现出一种静谧的状态,反映出诗人内心的病痛与无奈。在这细雨如樱桃般的天气里,雨滴轻轻落下,又增添了几分愁绪。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细腻而有层次,展现了春天的柔美与生命的短暂,带给读者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可是清明才度,等闲春暮。”:清明节刚刚过去,春天已经悄然进入暮色,暗示时间飞逝。
  2. “烧香重做杏花寒,吹不断,屏山雾。”:再次点燃香火,似乎回到了杏花凋零的寒冷时节,春风轻柔却又无法驱散内心的惆怅。
  3. “待把东风扃住,不教归去。”:想要锁住春风,让美好停留,表达了对春天的留恋。
  4. “垂帘天气病眠人,又点点,樱桃雨。”:阴沉的天气下,病卧的人感受到细雨如樱桃般落下,增添了孤寂的氛围。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风比作无形的锁,强调其不可阻挡的特性。
  • 拟人:春风被赋予了“吹不断”的特性,表现出自然的柔情。
  • 对仗:整首诗中的句式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了对生命短暂的感慨,诗人借用自然的变化反映内心的情感,传达出一种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珍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清明:生命的开始与祭祖的象征。
  • 杏花:春天的美好与短暂。
  • 东风:春天的希望与温暖。
  • 樱桃雨:细腻而柔和,象征着情感的细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在“清明才度”后感受到什么?

    • A. 春天的美好
    • B. 春天的短暂
    • C. 秋天的到来
  2. “烧香重做杏花寒”中“杏花寒”主要象征什么?

    • A. 春天
    • B. 伤感
    • C. 美好
  3. 诗中提到的“樱桃雨”是用来形容什么样的雨?

    • A. 大雨
    • B. 细雨
    • C. 雪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夜喜雨》 by 杜甫
  • 《桃花源记》 by 陶渊明

诗词对比: 李慈铭的《一络索》和杜甫的《春夜喜雨》均描绘了春季的景象,但李诗更侧重于内心的情感与时间的流逝,杜诗则更关注自然的恩赐与生命的希望。两者在意象和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审美取向。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李慈铭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清诗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