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郊》
时间: 2025-01-01 11:53:1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我行经荒郊,荒郊不忍视。
暗林疑履声,阴风飒然起。
千茔卧荆榛,犁痕尺以咫。
想其奔苦时,怆恻念孙子。
安知非英雄,临绝心未死。
茫茫大地间,百岁仅弹指。
勿论彭与殇,贤达尽如此。
白话文翻译
我在荒凉的郊野行走,看到荒郊的景象令人不忍直视。
在阴暗的树林里,似乎听到了脚步声,阴风呼啸而起。
千座坟茔埋没在荆棘中,犁痕如尺般细微。
想起那些生前奔波苦楚的人,感到无比怆惋,心里思念着我的孙子。
谁能知道那些英雄,在面对绝境时,心中仍未死去。
在这茫茫的大地上,百年生命不过是弹指之间。
不论彭祖与夭亡者,贤良之士最终都难逃这个命运。
注释
- 荒郊:指偏僻荒凉的郊外。
- 不忍视:不忍心去看,形容景象令人心痛。
- 暗林:指阴暗的树林。
- 履声:脚步声。
- 阴风:指阴冷的风。
- 千茔:千座坟墓。
- 荆榛:指荆棘、杂草。
- 犁痕:犁耕后的痕迹,形容地的荒芜。
- 怆恻:悲伤、同情之情。
- 临绝:面对绝境。
- 彭与殇:彭祖与早亡之人,暗指历史上知名的长寿者与早逝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毛贵铭,清代诗人,生活在动荡的时代,作品常表达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和对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他的诗风严谨,语言凝练,具有相当的文学价值。
创作背景
《荒郊》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战乱频繁的时期。诗人在荒郊的行走间,感受到历史的沉重与个体生命的渺小,借此表达对历史的思考和对人生命运的感慨。
诗歌鉴赏
《荒郊》通过对荒凉环境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与历史沧桑的深刻感悟。诗的开头,诗人以“荒郊不忍视”引出主题,从表面上看似乎是在描述环境的荒凉,实则反映出内心的沉重与对历史的沉思。接着,诗人通过“暗林疑履声,阴风飒然起”进一步营造出一种阴森、令人不安的氛围,仿佛在暗示着历史的重负与个体的孤独。
在描述千座坟茔时,诗人用“千茔卧荆榛”展现出生命的脆弱与无常,犁痕的细微则象征着生命的短暂与微不足道。“怆恻念孙子”一句,表现出诗人对后代的深切关怀与感伤,连接了个人与历史的情感。最后几句则引出对英雄与贤者的思考,强调了即便在绝境中,心中依然有未死的信念与希望。
整首诗情感深沉,字句间流露出一种对生命的敬畏和对历史的反思,体现了诗人对人类命运的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我行经荒郊,荒郊不忍视:诗人行走在荒凉的郊野,目睹了不堪的景象,心中感到痛苦。
- 暗林疑履声,阴风飒然起:在阴暗的树林中,似乎听见了脚步声,阴风呼啸而起,营造出恐怖的氛围。
- 千茔卧荆榛,犁痕尺以咫:无数的坟墓被荆棘覆盖,犁的痕迹如同尺一般微小,暗示生命的渺小与荒凉。
- 想其奔苦时,怆恻念孙子:回想那些生前辛苦的人,感到无比悲伤,也思念着自己的后代。
- 安知非英雄,临绝心未死:谁能知道那些英雄们在面对绝境时,内心仍然充满希望。
- 茫茫大地间,百岁仅弹指:在广袤的大地上,百年生命转瞬即逝,表现生命的短暂。
- 勿论彭与殇,贤达尽如此:不论是长寿的彭祖还是早逝的人,贤良之士终究也难逃命运的捉弄。
修辞手法
- 对仗:整首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千茔卧荆榛,犁痕尺以咫”,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如“阴风飒然起”,赋予自然以情感,增强了诗的氛围。
- 比喻:诗中的“百岁仅弹指”以比喻的方式强调生命的短暂,生动形象。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对历史的沉重思考,以及对后代的深切关怀,诗人通过荒郊的景象引发了对人生命运的深刻反思,展现了人生的脆弱与希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荒郊:象征孤独与绝望的环境。
- 暗林:暗示潜在的危险与未知。
- 千茔:代表历史的沉重与生命的消逝。
- 阴风:象征着不安与恐惧。
- 彭与殇:对比长寿与早逝,反映人生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阴风飒然起”描绘了什么样的情绪? A. 安静
B. 恐惧
C. 喜悦 -
诗人为何提到“怆恻念孙子”? A. 表达对后代的关心
B. 讲述自己的故事
C. 描述自然环境 -
“百岁仅弹指”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A. 生命的长久
B. 生命的短暂
C. 生命的快乐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王之涣的经典作品,表达对自然与人生的思考。
- 《春望》:杜甫的诗作,通过春天的意象反映国家的动荡与个人的苦楚。
诗词对比
- 《荒郊》 vs 《登高》:两者都通过自然景象反映人生的苦楚与无常,但《荒郊》更侧重于历史的沉重感,而《登高》则表现出对现状的无奈与希望。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