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慢》
时间: 2025-01-04 10:55:38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木兰花慢
作者: 顾贞观 〔清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忆家山似画,寒食后丽人行。
并缆系垂杨,褰帘却扇,细语闲评。
纵横竹炉茶椀,也当他斗酒听啼莺。
记得半塘烟柳,昔年曾伫狂生。
泠泠。归梦寄泉声,和醉拥倾城。
看袖拂乌丝,裙挥白练,薄负才情。
丁宁。莫催双桨,待月明清露下秦筝。
弹到秋江一曲,为谁红泪飘零?
白话文翻译:
忆起家乡的山如同画卷,寒食节后美丽的女子漫步其间。
她们在垂柳下系好船缆,掀起帘子,轻轻扇动,闲聊细语。
纵使竹炉与茶碗纵横摆放,也不妨与他们斗酒听莺啼。
记得那半塘的烟柳,往昔我曾在此伫立狂歌。
轻轻的,归来的梦寄托在泉水声中,醉意中拥抱倾城之美。
看那袖子轻拂乌黑的长发,裙摆如白练挥舞,薄薄的才情令人惋惜。
恳请你们,不要催促双桨,等到明月清露下我再弹秦筝。
弹奏那曲秋江,究竟为谁泪水飘零?
注释:
- 寒食:清明节前的一天,古时禁火,吃冷食。
- 并缆系垂杨:在柳树下系好船缆。
- 泠泠:形容清冷的泉水声。
- 薄负才情:感叹自己才情未能充分展现。
典故解析:
- 寒食节:源自介子推的故事,纪念忠臣。
- 秦筝:古筝,代表文人雅士的情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顾贞观,清代诗人,以词风清丽见称。他的作品常表现对自然美和人情的细腻观察。
创作背景:
《木兰花慢》写于清代,反映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往昔的追忆,传达了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感慨。
诗歌鉴赏:
《木兰花慢》是一首充满乡愁与怀旧情绪的词作,诗人通过描绘春日的美景,表现了对故乡的无限思念。开篇以“忆家山似画”引入,画面生动,展现了家乡的秀美。寒食节的意象进一步增强了节令的氛围,诗人在此时想起往昔的岁月,情感愈发深沉。
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描绘了女子于柳下游玩的场景,生动而细腻。在对话与欢笑中,诗人感受到生活的温暖与惬意。然而,诗人又不禁感慨自己才华的未能施展,似有一丝遗憾。这种对比让整首词更显层次感,情感也更加复杂。
结尾部分,诗人以“莫催双桨,待月明清露下秦筝”表达了他对音乐与宁静的向往,最后的“为谁红泪飘零”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留下了深刻的思考。这首词不仅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象,更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忆家山似画:想念家乡的山水,宛如画卷般美丽。
- 寒食后丽人行:寒食节后,美丽的女子在此游玩。
- 并缆系垂杨:她们在柳树下系船缆,增添了生活的气息。
- 褰帘却扇,细语闲评:轻掀帘子,扇动扇子,悠闲地聊天。
- 纵横竹炉茶椀:竹炉与茶碗交错,象征着生活的雅致。
- 也当他斗酒听啼莺:即使喝酒,也要享受鸟儿的歌唱。
- 记得半塘烟柳:回忆起半塘的烟柳,往年曾在此吟唱。
- 昔年曾伫狂生:曾经在这里放声高歌,表现出青春的狂放。
- 泠泠:泉水声清脆悦耳,寄托了归梦。
- 归梦寄泉声:梦境寄托在泉水的声音中。
- 和醉拥倾城:醉意中拥抱着倾城之美。
- 看袖拂乌丝:看她的袖子轻拂着乌黑的长发。
- 裙挥白练:裙摆如白练般飘舞,象征优雅。
- 薄负才情:感叹自己未能完全展现才华。
- 丁宁:恳请对方不要催促。
- 莫催双桨:不要催促我划船。
- 待月明清露下秦筝:等到明月清露时再弹奏古筝。
- 弹到秋江一曲:弹奏那曲秋江的曲子。
- 为谁红泪飘零:究竟是为谁而泪水流下?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家乡的山比作画卷,生动形象。
- 拟人:使自然景物具有人性化的特征,如“泉声寄梦”。
- 对仗:整首词运用对仗手法,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同时流露出对人生短暂和自我才华未能施展的惋惜。情感真挚,意境悠远,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家山:象征故乡的美丽与思念。
- 寒食节:代表传统的节日文化。
- 柳:柔美而富有诗意的象征,常与思念相联系。
- 泉声:象征清澈、宁静的内心世界。
- 秦筝:代表古典音乐与文人情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节日是什么?
A. 中秋节
B. 寒食节
C. 端午节
答案:B -
诗人对过去的情感是?
A. 满足
B. 怀念与惋惜
C. 忽视
答案:B -
“莫催双桨,待月明清露下秦筝”中的“秦筝”指的是什么乐器?
A. 古琴
B. 吉他
C. 古筝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月夜忆舍弟》与《木兰花慢》对比:两首诗均有浓厚的思乡情怀,但杜甫更侧重于家国情怀,而顾贞观则侧重于个人情感与宁静的生活。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精选》
- 《清代诗人顾贞观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通过以上内容,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木兰花慢》这首词的美妙与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