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更漏子·送孙巨源
水涵空,山照市。西汉二疏乡里。
新白发,旧黄金。故人恩义深。
海东头,山尽处。自古空槎来去。
槎有信,赴秋期。使君行不归。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水面映照着空中的景象,山影倒映在城市上,西汉时代的二疏(指二位文学家)就是我的故乡。如今我已满头白发,而过去的黄金岁月却依然历历在目。我们之间的友谊深厚。
在海的东头,山的尽头,自古以来空荡荡的木筏来来去去。木筏虽空,但载着信义,去赴那秋天的约定。然而使君你却迟迟未归。
注释
- 涵:包含,盛着。
- 照:映照,反射。
- 二疏:指西汉时期的学者疏广与疏通,他们的家乡是今天的山西省。
- 新白发:形容年老,白发苍苍。
- 旧黄金:指年轻时的辉煌或财富。
- 空槎:空荡荡的木筏,象征着孤独与漂泊。
- 赴秋期:秋天的约定,可能指朋友之间的相聚或约定的时光。
- 使君:对朋友的称呼,表示亲切。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风格多样,既有豪放的气韵,也有细腻的情感,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物与人情世态。
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苏轼在送别朋友孙巨源时所作,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词中反映出苏轼对友谊的重视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诗歌鉴赏
《更漏子·送孙巨源》是苏轼在送别好友时所作,整首词以清新优雅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水天相接、山影倒映的美丽画面。在这宁静的背景下,诗人感慨生命的流逝与友谊的珍贵,情感真挚而深厚。词的开头“水涵空,山照市”,展现了自然的和谐美,给人以宁静之感。接着,诗人提到“新白发,旧黄金”,用对比手法表达了岁月的无情,白发象征着衰老,而“旧黄金”则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
在后半部分,诗人通过“海东头,山尽处”的描写,表现出一种对友人归来的期待与惆怅。空槎的意象传达了孤独与漂泊的情感,同时也寓意着友情的坚贞与期盼。最终以“使君行不归”作为结尾,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整首词情感细腻,意境深远,体现了苏轼对人情世态的深刻理解和对友谊的珍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水涵空,山照市:描写水面与天空的交融,山影倒映在城市中,渲染了一种宁静而美好的自然环境。
- 西汉二疏乡里:提到历史上的文人,表达对故乡文化的自豪感。
- 新白发,旧黄金:通过对比,表现出岁月的流逝与对往昔的怀念。
- 故人恩义深:强调与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 海东头,山尽处:描绘了一幅宽广的自然景象,同时也暗示了朋友远行的方向。
- 自古空槎来去:空槎象征孤独与流浪,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归来的期待。
- 槎有信,赴秋期:木筏虽然空,但承载着信义,表达了对未来约定的信心。
- 使君行不归:结尾感叹,表达了对友人归来的渴望与无奈。
修辞手法
- 对比:新白发与旧黄金的对比,表现出时间的无情。
- 意象:水、山、空槎等意象,构成了一幅美丽而哀伤的画面。
- 拟人:槎有信,赋予木筏以人的情感,增强了情感的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词表达了对友人深厚感情的珍视,对岁月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思考。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期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水:象征着生命的流动与变化。
- 山:代表着坚韧与恒久。
- 空槎:象征孤独与漂泊,承载着友谊的期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西汉二疏乡里”中的“二疏”指的是哪两位文学家?
- A. 司马迁与班固
- B. 疏广与疏通
- C. 陶渊明与王羲之
-
“新白发,旧黄金”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 A. 对未来的期待
- B. 对过去的怀念
- C. 对友人的失望
-
诗中提到的“槎有信”中的“信”指的是什么?
- A. 友情的信任
- B. 木筏的质量
- C. 归来的希望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李清照《如梦令》
同样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但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
杜甫《月夜忆舍弟》
以更沉重的笔调表达了对兄弟的思念,反映出战乱中的离散与悲伤。
参考资料
- 《苏轼诗词全集》
- 《宋代文学史》
- 《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