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与李廌方叔相知久矣,领贡举事,而李不得》
时间: 2025-01-04 08:07:5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余与李廌方叔相知久矣,领贡举事,而李不得。
与君相从非一日,笔势翩翩疑可识。
平生谩说古战场,过眼终迷日五色。
我惭不出君大笑,行止皆天子何责。
青袍白紵五千人,知子无怨亦无德。
买羊酤酒谢玉川,为我醉倒春风前。
归家但草凌云赋,我相夫子非臞仙。
白话文翻译
我和李廌方叔的交情由来已久,虽然我在举荐中有些成就,但李却未能被选中。
我与你的相知并非一朝一夕,你的文笔流畅,仿佛可以认得。
我一生随便谈论古战场,却在眼前的变幻中迷失了方向。
我感到惭愧,无法让你发笑,行为举止皆无可指责。
那些身穿青袍白紵的五千人,知道你并无怨恨,也没有德行。
我买羊酿酒以谢玉川,醉倒在春风之下。
回到家中,只能作草凌云赋,我与夫子相比,并非隐士。
注释
- 廌:李廌,古代人的名字。
- 贡举:古代科举考试的一种,用于选拔官员。
- 笔势翩翩:形容书法或文笔流畅优美。
- 古战场:指历史上著名的战斗发生地。
- 青袍白紵:古代士人的服装,象征地位和身份。
- 玉川:指代美好的地方或人,可能是朋友的名字。
- 凌云赋:寓意高远的文才,草凌云赋是一种诗歌形式。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古战场”常常承载着历史的沉重与荣耀,诗人用它来表达对历史的思考与迷茫。“青袍白紵”则常用来描述士人或官员的外表,体现出社会地位的象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词人、书法家、画家。他以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广泛的艺术成就,在中国历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苏轼与朋友李廌的交往中,表达了对朋友的关心以及对自身境遇的感慨。李廌未能被选中,反映出当时科举制度的不公与竞争的激烈。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与李廌的友谊,展现了苏轼的豪放与深情。开篇即以久别重逢的感慨引入,表达了对李廌才能的赞赏和对其未能成功的惋惜。诗中形象生动,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笔势翩翩”形容文笔流畅,而“古战场”则隐喻历史的纷争与个人的迷茫。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友人命运的关怀,也有对自身境遇的反思,充分展现了苏轼的深邃与智慧。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联交代了与李廌的深厚交情和相知的背景。
- 第二联通过“笔势翩翩”表达对李廌文采的认可。
- 第三联提到历史战场,反映对往事的思考与无奈。
- 第四联则自谦,展示出苏轼的谦逊与对友谊的珍视。
- 第五联通过对青袍白紵的描写,展示友人的身份与地位。
- 第六联描绘酒宴场景,传达轻松愉快的氛围。
- 最后一联反映出苏轼对自身身份的认知,表达出不羁与洒脱。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友谊比作长久的交往,增强情感的深度。
- 拟人:通过“醉倒春风前”,赋予春风生动的情感。
- 对仗:如“青袍白紵”,加强了音韵的和谐美。
-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友谊的珍惜与对人生境遇的反思,传达了苏轼对生活的乐观态度与对朋友的关怀,体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 古战场:象征历史的苍茫与个体命运的无常。
- 青袍白紵:代表士人形象,强调身份与地位。
- 春风:象征温暖与生机,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苏轼与李廌的交情有多久?
- A. 一年
- B. 多年
- C. 不久
- D. 不清楚
-
诗中提到的“青袍白紵”象征什么?
- A. 战争
- B. 士人的身份
- C. 朋友
- D. 自然
-
诗人对李廌的态度是怎样的?
- A. 轻视
- B. 关心
- C. 忽视
- D. 不满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苏轼与李白的友谊诗作,虽然风格不同,但都展现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与人生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苏轼全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