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日妆成宜春花》

时间: 2025-01-19 15:57:50

青幡碧胜缕金文,柳色梅花逐指新。

却笑尚为儿女态,宝刀剪綵强为春。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立春日妆成宜春花
青幡碧胜缕金文,
柳色梅花逐指新。
却笑尚为儿女态,
宝刀剪綵强为春。

白话文翻译

在立春的日子里,妆扮得如春花般美丽。青色的纱幡比金丝绣得更胜一筹,柳树的嫩绿和梅花的绚丽在指尖流转而新。却还在这里笑自己仍然是儿女情态,仿佛用宝刀来剪彩,强行迎接春天的到来。

注释

  • 青幡:青色的纱幡,古代用于装饰和庆典。
  • 碧胜缕金文:这里形容青色的纱幡比金丝的绣花更美。
  • 逐指新:指在指尖上流动的新鲜感。
  • 儿女态:形容年轻女子的情态和娇柔的姿态。
  • 宝刀剪綵:用宝刀来剪彩,象征着庆祝和迎接春天的到来。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朱淑真(约1080-约1155),字子华,号玉溪,南宋时期著名女词人。她以细腻的情感和清新的风格著称,作品多以抒情为主,表达个人情感和女性的独立意识。

创作背景

立春是中国传统节气之一,象征着春天的开始,万物复苏。朱淑真在这首诗中,通过描绘立春的美丽场景,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和对生命的热爱。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立春的意象,描绘了春天来临的美丽景象和个人内心的感受。开篇“青幡碧胜缕金文”展示了春天的装饰和气氛,丰富的色彩和细致的描写使读者感受到春天的生机与活力。接着“柳色梅花逐指新”,柳树和梅花的结合,传达出春天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意象。在这里,朱淑真不仅仅是在描写春天的景象,更是在表达自己对春天的感怀与向往。

最后两句“却笑尚为儿女态,宝刀剪綵强为春”,则透出一种矛盾的情感。诗人自嘲自己仍然保持着年轻女子的娇羞和情态,虽然春天已经到来,但她却用一种夸张的方式(“宝刀剪綵”)来迎接春天,似乎是在调侃自己。整体上,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自然的美,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表现出一种青春的活力与对生活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青幡碧胜缕金文:青色的纱幡装饰,胜过金色的花纹,展现出春天的华丽与生动。
  • 柳色梅花逐指新:柳树的嫩绿与梅花的绚丽在指尖轻轻流转,象征着春的生机。
  • 却笑尚为儿女态:诗人自嘲,依旧保持着年轻女子的娇羞和情态。
  • 宝刀剪綵强为春:用宝刀剪彩,象征着迎接春天的到来,表现出一种强烈的期待和热情。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天比作美丽的装饰,形象生动。
  • 拟人:通过“逐指新”赋予春天以人的情感,增强了诗的生动性。
  • 对仗:上下句的对称结构,使得诗句更加和谐。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美丽和诗人的内心感受,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与期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青春的思考与自我认知。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青幡:象征春天的装饰和庆典,代表着希望与生机。
  • 柳色:象征春天的生机与柔情。
  • 梅花:寓意坚韧与美丽,代表着春天的美好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青幡”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花
    B. 青色的纱幡
    C. 一种乐器

  2. 诗中“宝刀剪綵”象征着什么? A. 祭祀
    B. 庆祝春天的到来
    C. 争斗

  3. 诗人对春天的态度是? A. 忧伤
    B. 期待与热爱
    C. 冷漠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春夜宴桃李园》

诗词对比

可以将朱淑真的《立春日妆成宜春花》与李清照的《如梦令》进行对比,两者都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与感慨,但朱淑真更加细腻地描绘了春天的氛围,而李清照则更多地注重情感的抒发。

参考资料

  • 《宋诗解读》
  • 《朱淑真研究》
  • 《古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