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掬水月在手》

时间: 2025-01-19 19:09:27

无事江头弄碧波,分明掌上见嫦娥。

不知李谪仙人在,曾向江头捉得么。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无事江头弄碧波,
分明掌上见嫦娥。
不知李谪仙人在,
曾向江头捉得么。

白话文翻译

在江边闲着没事,玩弄着碧绿的水波,
清晰地在手掌上看见了嫦娥。
不知道李白这位谪仙,
是否也曾在江边捉住过她。

注释

  • 无事:没有事情,闲暇时光。
  • 江头:江边,指的是江水的边缘。
  • 弄碧波:玩弄碧绿的水波,形容在水中嬉戏的情景。
  • 嫦娥:中国神话中月亮女神,常与月亮相关联。
  • 李谪仙:指李白,因其才华横溢而被称为“谪仙”,暗指他被贬的经历。
  • 捉得:抓住,捕获。

典故解析

这首诗提到的“嫦娥”源自中国古代神话,讲述了嫦娥奔月的故事,她是月亮的女神,象征着孤独与美丽。李白则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诗作中常常涉及到月亮与饮酒的主题。他在诗中与嫦娥的关系,表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朱淑真(约生于1080年,卒于约1155年),宋代女诗人,因其才情、风格独特而被后人所称道。她的诗歌多表达个人情感,常涉及爱情与自然。

创作背景:创作于南宋时期,社会动荡,诗人通过自然景象抒发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

诗歌鉴赏

《掬水月在手》通过简单的意象传达了深刻的情感。诗的开头提到“无事江头弄碧波”,描绘了一个闲适的场景,诗人似乎在享受着宁静的时光。接着她目光所及,手中映现出的“嫦娥”,不仅是一种自然现象,更象征着诗人对美与理想的向往。嫦娥作为月亮的化身,代表着那种遥不可及的美好,诗人似乎在表达对理想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无奈。最后一句“曾向江头捉得么”,则带有一丝怀疑与自省,李白的存在使得这份追求更显得珍贵而遥远,仿佛在提醒自己与李白之间的距离,反映出诗人对历史的思考与对理想的渴望。

整首诗清新而富有哲理,结合了个人情感与历史文化,展示了朱淑真独特的女性视角和深刻的人生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无事江头弄碧波:诗人为江边的闲适所吸引,显示出一种轻松自在的情怀。
  2. 分明掌上见嫦娥:在水波中清晰地看见嫦娥的倒影,象征着美好与理想的浮现。
  3. 不知李谪仙人在:提到李白,表示对其才情的敬仰,同时暗示诗人对理想的追求。
  4. 曾向江头捉得么:充满疑问的反思,体现出对过去与理想的追忆与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嫦娥比作手中的水波,表意生动。
  • 拟人:赋予水波以情感,反映出诗人的内心感受。
  • 对仗:诗中前后句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对理想的追求,以及对历史与现实的思考,传达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江水:象征着生命的流动与时间的流逝。
  • 嫦娥:代表理想与美的追求。
  • 碧波:象征着自然的纯净与生命的活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嫦娥象征什么? A. 现实中的人
    B. 理想与美
    C. 江水的流动
    答案:B

  2. 诗人通过哪个意象表达对闲适生活的享受? A. 李谪仙
    B. 碧波
    C. 嫦娥
    答案:B

  3. 诗中提到的“李谪仙”指的是哪位诗人? A. 杜甫
    B. 白居易
    C. 李白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月下独酌》 - 李白
  • 《静夜思》 - 李白

诗词对比:朱淑真的《掬水月在手》和李白的《月下独酌》均围绕月亮展开,但朱淑真的作品更侧重于内心情感的细腻表达,而李白则更具豪放与洒脱。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展示了不同的诗人情怀。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朱淑真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