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下·蜀先主》

时间: 2025-01-01 15:56:51

西行不与本心符,西负刘璋东负吴。

汉业此时如累卵,天公先与杀周瑜。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西行不与本心符,
西负刘璋东负吴。
汉业此时如累卵,
天公先与杀周瑜。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蜀汉先主刘备西征的反思。诗中的“西行”指的是刘备为了扩张势力而向西进军,但这样的行动并未与他最初的理想相符。他在西部的刘璋与东部的吴国之间,不得不承受巨大的压力和风险。此时的汉室,犹如堆积的鸡蛋,脆弱不堪。最终,天意似乎先是倾向于周瑜,使得刘备的梦想遭遇了挫折。

注释

  • 西行: 西进,指刘备向西征伐。
  • 本心符: 本心指的是内心的理想和初衷。
  • 刘璋: 刘备征战的对象之一,蜀汉的地方割据势力。
  • 东负吴: 指与东吴的关系紧张,面临的敌人。
  • 汉业: 汉朝的事业,指汉室的统治地位。
  • 累卵: 比喻极为脆弱,不堪一击。
  • 天公: 天意、上天的旨意。
  • 杀周瑜: 指周瑜在历史上的重要性与刘备的对抗关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普,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咏史、抒怀为主,风格清新,情感真挚。他的诗作常常涉及历史人物与事件,表现出对历史的思考与反省。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写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与割席断交之际,诗人借古喻今,反映了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对当时局势的忧虑。

诗歌鉴赏

陈普的《咏史下·蜀先主》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复杂的历史背景及人物纠葛,诗中包含丰富的情感与深邃的思考。诗的开头“西行不与本心符”表现了刘备内心的挣扎与无奈,虽有雄心壮志,但实际行动却未能符合内心的理想。接下来的“西负刘璋东负吴”则进一步揭示了刘备在政治斗争中的孤立无援,面对内部的刘璋和外部的东吴,刘备处于两难境地,显得极为被动。

“汉业此时如累卵”一句,将汉室的脆弱状态形象化,表达了作者对汉朝命运的忧虑,仿佛随时都有可能崩溃。最后一句“天公先与杀周瑜”则暗示了历史的无情,天意的不可捉摸,让人倍感无奈。整首诗情感深沉,历史感强烈,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与对英雄人物命运的惋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西行不与本心符:刘备的西征与他最初的理想不相符,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2. 西负刘璋东负吴:刘备在西部的征战与东吴的对抗,显示了他面临的多重压力。
  3. 汉业此时如累卵:比喻汉朝的统治如同堆积的鸡蛋,脆弱而不堪一击。
  4. 天公先与杀周瑜:暗示历史的无情,周瑜的死对刘备的影响深远。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汉业此时如累卵”,将汉室的脆弱比作鸡蛋,形象生动。
  • 对仗:上下句的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反语:通过对比,强调刘备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对历史的深刻反思,表现了对英雄人物命运的惋惜。诗人不仅仅是在咏史,更是在对历史教训的总结与反思,呼吁人们关注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以及历史的无常。

意象分析

  • 西行:象征着追寻理想与目标的过程。
  • 累卵:象征脆弱与不稳定的状态。
  • 杀周瑜:代表历史的转折与命运的无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西行”是指哪个历史人物的行动?

    • A. 曹操
    • B. 刘备
    • C. 诸葛亮
    • D. 孙权
  2. “汉业此时如累卵”中的“累卵”比喻了什么?

    • A. 事业的壮大
    • B. 国家脆弱的状况
    • C. 英雄的崛起
    • D. 和平的安定
  3. 诗中提到的“天公先与杀周瑜”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历史的公正
    • B. 人物的悲剧命运
    • C. 战争的胜利
    • D. 政治的稳定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杨洪基的作品,反映了历史的沧桑和人物的命运。
  • 《赤壁赋》:苏轼的名篇,探讨历史与个人命运的关系。

诗词对比

  • 《赤壁赋》与《咏史下·蜀先主》:两者都涉及历史事件,但《赤壁赋》更多展现了个人的哲学思考,而《咏史下·蜀先主》则强调了历史的悲剧性与人物的无奈。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历史与诗歌的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