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下·司马宣王》

时间: 2025-01-04 11:52:06

偷杀淮南炎杀攸,天将造化马为牛。

古来逆种并奸息,不问贤愚统是愁。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偷杀淮南炎杀攸,天将造化马为牛。古来逆种并奸息,不问贤愚统是愁。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了历史上淮南王刘安被暗杀的事件,揭示了历史的无情与人性的复杂。天意竟然让马变成牛,古往今来,逆天而行者与奸邪之徒都是相互交织的,不论贤良与愚昧,最终都只能沉浸在悲愁之中。

注释:

字词注释:

  • 偷杀:暗中杀害。
  • 淮南:指淮南王刘安,汉朝的一位王。
  • 炎杀攸:炎是指火,攸是指地方,这里用来指代淮南王被暗杀的故事。
  • 造化:指自然的神秘力量。
  • 逆种:指逆天而行的作恶之徒。
  • 奸息:阴险的人和行为。
  • 贤愚:指聪明与愚笨的人。

典故解析:

  • 本诗提到的“淮南王”刘安,是汉朝的一位王,他因与权臣斗争而被杀,代表了历史上的悲剧人物。
  • “天将造化马为牛”可以理解为天意的不公与现实的讽刺,象征着事物的颠倒与荒谬。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普(生卒年不详),宋代诗人,以其诗作反映历史、政治和人性的复杂著称。其作品风格多变,善于运用典故和历史事件来表达个人情感与社会观察。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宋代,社会动荡,政治腐败,诗人借古讽今,表达对历史的思考以及对社会现实的不满。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历史事件为引,借用淮南王刘安的遭遇,深刻反映了历史的无情与人性的复杂。诗人通过“偷杀”二字,直接揭示了阴暗的权力斗争,表现出对政治斗争的深刻批判。同时,诗中提到“天将造化马为牛”,生动地表现了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反常与不合理,暗示了历史发展的不可逆性和悲剧性。

整首诗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贤愚”与“逆种”的对立,展现了历史上善与恶、正义与邪恶的交错。诗人在结尾处感叹,不论贤良与愚笨,统统陷入愁苦之中,凸显了历史的冷漠与人间的苦痛。这样的情感基调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奈与悲哀,深刻引发读者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偷杀淮南炎杀攸”:暗示权力之争中的阴暗手段,淮南王被人暗杀的悲剧。
  • “天将造化马为牛”:意指天命的奇妙与不公,象征着历史的扭曲与颠覆。
  • “古来逆种并奸息”:表明历史上逆天而行的恶人和奸诈之徒交织在一起。
  • “不问贤愚统是愁”:无论是聪明人还是愚笨的人,最终都要承受历史带来的苦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马与牛的转变作为历史与命运的比喻,展现事物的颠覆。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夸张:通过“贤愚统是愁”夸大了历史带来的普遍苦痛。

主题思想: 诗歌揭示了历史的无情,表现出权力斗争中的人性复杂与悲剧。无论是贤人还是愚者,最终都无法逃脱历史的愁苦,反映出一种对历史命运的无奈与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淮南王:象征悲剧与权力斗争。
  • 马与牛:象征事物的颠覆与不公。
  • 贤愚:代表人性的多样与复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淮南王”是指哪位历史人物?

    • A. 刘安
    • B. 刘邦
    • C. 刘备
  2. 诗中“天将造化马为牛”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天意的公平
    • B. 事物的颠倒与不公
    • C. 人类的愚蠢
  3. 诗中反映的主要情感基调是?

    • A. 快乐
    • B. 无奈与悲哀
    • C. 兴奋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陈普的《咏史下·司马宣王》侧重于历史的悲剧性,而杜甫则更多地表现了对国家沦陷的忧虑与个人的无奈。两者都反映出对历史的深刻关注,但侧重点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收录若干宋代诗人的作品,提供背景与分析。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对古代诗词的详细解析与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