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集珠玉词句,题和珠玉词1894》
时间: 2025-01-19 21:52:5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一霎秋风惊画扇,那堪飞绿纷纷。
无情有意且休论。楼高目断,依约驻行云。
谁把钿筝移玉柱,不辞遍唱阳春。
等闲离别易销魂。红笺小字,留赠意中人。
白话文翻译:
一阵秋风轻轻吹动画扇,怎能忍受那纷飞的绿叶。
无情与有情的事情就不必再谈论了。楼高望远,依稀停驻在行云上。
是谁把钿筝移到玉柱上,不辞劳苦地唱着阳春的曲子。
离别的情景总是让人魂牵梦萦。那红笺上的小字,留给我心中思念的人。
注释:
- 惊画扇:惊动了画扇,形容秋风的轻盈。
- 飞绿纷纷:形容树叶随风飘落,绿意纷飞。
- 无情有意:无情与有情,指人们在感情中的不同态度。
- 楼高目断:高楼望远,视线被阻断,造成一种孤独感。
- 钿筝:一种古代乐器,常用来表达情感。
- 阳春:春天的阳光,象征温暖与希望。
- 销魂:形容离别的痛苦与思念的深重。
- 红笺小字:红色的纸上写的小字,象征情书。
典故解析:
本诗中提到的“钿筝”和“阳春”都与古代文人雅士的生活息息相关。钿筝常被用作抒情的乐器,而阳春则是春天的象征,代表了生机与希望。诗中表达了离别的伤感以及对心中人深切的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况周颐(1847-1922)是清代著名的诗人、书法家和画家。他的诗作往往情感真挚,风格独特,善于描绘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临江仙·集珠玉词句》创作于1894年,当时正值清末社会动荡,诗人借此表达对美好情感的向往与对离别的惆怅。作品反映了当时文人对于生活的思考以及对情感的执着。
诗歌鉴赏:
本诗以秋风为引子,开篇便呈现出一种清冷的氛围,给人以深刻的视觉和心理感受。秋风轻拂,画扇轻摇,描绘了一个典雅而又忧伤的场景。诗人在此背景下,引入了对爱情的思考,尤其是离别时的愁苦与思念。
全诗通过对秋风、离别、音乐等意象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第一联描绘了自然界的变化,而后则转入对人际关系的思索,通过“无情有意”的辩证关系,体现出人们在情感中的复杂。最后,红笺小字的留赠,更是将思念之情推向高潮,令人感到一种深刻的孤独与无奈。
诗中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拟人、对仗等,增加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整首诗情绪真挚,意象丰富,既有对自然的感悟,也有对情感的深刻反思,是一首充满情感深度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一霎秋风惊画扇”:突显秋天的到来,轻柔的风与静谧的环境形成对比,带来一丝忧伤。
- “那堪飞绿纷纷”:描绘秋风中落叶的场景,暗示离别的无奈。
- “无情有意且休论”:讨论情感的复杂性,无情与有意之间的斗争。
- “楼高目断,依约驻行云”:高楼的孤独感与远望所引发的思索。
- “谁把钿筝移玉柱”:音乐的引入,象征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 “不辞遍唱阳春”:对生命与希望的追求,尽管身处离别之中。
- “等闲离别易销魂”:感叹离别的伤感,轻易就能让人心碎。
- “红笺小字,留赠意中人”:暗示对爱人的思念与情感寄托。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情感与自然景象结合,形成对比,增强情感的表达。
- 拟人:秋风与画扇的互动,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如“无情有意”,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和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离别与思念的主题,表达了对美好情感的怀念与渴望。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内心的孤独与对情感的执着,体现出深刻的人生哲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风:象征变迁与离别。
- 画扇:代表美好而脆弱的事物。
- 钿筝:象征情感与艺术的结合。
- 红笺小字:代表思念与情感的寄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无情有意且休论”表达了什么?
- A. 情感的复杂性
- B. 对自然的描写
- C. 对音乐的热爱
-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乐器是__。
-
判断题:诗中表达了对离别的轻松态度。 (对/错)
答案:
- A
- 钿筝
- 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对比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均以离别为主题,体现出女性对情感的细腻体会。而况周颐的诗则更多强调自然与情感的交融,展现出一种独特的哲思。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