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上花 胭脂花》
时间: 2025-01-04 10:11:4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陌上花 胭脂花
作者: 赵熙 〔清代〕
生来不上樱唇,红过一秋谁管。
小朵新抽,长自挂名妆院。
血痕点向壶心泪,怎画牡丹千瓣。
似南朝废井,景阳钟动,玉人魂断。
甚西风,又脸霞吹处,淡白娇黄相半。
粉子成丸,圆到香奁空转。
绝怜北地青山色,匀上徐娘羞面。
愧芳丛尚点春纤银甲,凤仙成畹。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花的情感,尤其是对胭脂花的细腻描写。诗人感慨自己没有樱唇那样的娇艳动人,尽管胭脂花在秋天是如此迷人,但又无人在意。小小的花朵轻轻绽放,犹如挂在妆镜前的装饰。鲜红的血痕点在壶心的泪水上,如何能将牡丹的千瓣画出?仿佛南朝的废井,景阳钟声响起,玉人魂断于此。西风拂面,脸颊的霞光和淡黄的花朵相互映衬。花粉如小球般,轻轻在香盒中转动。北方的青山色令人心醉,正如徐娘羞怯的面容。对芳丛的愧疚,虽有春日细雨般的纤细却依然显得娇弱,凤仙花在田畴间盛开。
注释:
- 樱唇:指樱花般红润的嘴唇,象征娇美。
- 血痕:比喻伤心的泪水,暗示情感的深沉。
- 牡丹千瓣:牡丹花瓣多且美丽,象征富贵与繁华。
- 南朝:指南朝时期,常用于描写古代的美好景象。
- 景阳钟:古代著名的钟,带有历史文化背景。
- 徐娘:指年长的美人,带有怀旧的意味。
- 凤仙:凤仙花,象征美丽与柔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熙,清代诗人,擅长山水和花鸟题材的诗作。他的作品常透出细腻的情感与对自然的深切观察,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创作背景:
《陌上花 胭脂花》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变革时期,诗人通过对花的描写,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及对美的追逐与渴望。诗中所描绘的胭脂花,既是自然的象征,也象征着诗人对青春与美好事物的追忆。
诗歌鉴赏:
《陌上花 胭脂花》是一首充满细腻情感的诗作,诗人通过对胭脂花的描绘,传达了对生命、爱情和美的深刻理解。诗开篇即以“生来不上樱唇”引入,展现了诗人对自身美貌的自谦,同时又透着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接着,诗人用“血痕点向壶心泪”的意象,深刻表达了内心的伤痛与无奈,仿佛在诉说着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故事。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极为讲究,既有南朝的古典意象,又有西风与花粉的自然描写,恰到好处地融合了历史与现实。诗中提到的“淡白娇黄相半”以及“绝怜北地青山色”,不仅显示了对色彩的敏感,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最后,通过对凤仙花的描写,诗人将美丽与脆弱相结合,展现了生命的脆弱与珍贵。整首诗在情感基调上流露出淡淡的忧伤与感慨,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生来不上樱唇,红过一秋谁管。
表达了诗人对自身美貌的不满,樱唇象征美丽,而自己却没有这样的娇艳。 -
小朵新抽,长自挂名妆院。
小花轻轻绽放,仿佛装饰在妆镜前,暗示着花的娇弱和诗人的孤独感。 -
血痕点向壶心泪,怎画牡丹千瓣。
用“血痕”比喻深厚的情感与伤痛,暗示难以描绘的爱情。 -
似南朝废井,景阳钟动,玉人魂断。
采用历史典故,带出一种古老的哀愁,玉人指代美丽的女子,象征着逝去的爱情。 -
甚西风,又脸霞吹处,淡白娇黄相半。
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的交融,描绘了西风与花朵的美丽与脆弱。 -
粉子成丸,圆到香奁空转。
花粉如球般轻盈,暗示生命的短暂与美丽的瞬间。 -
绝怜北地青山色,匀上徐娘羞面。
对北方青山的感慨,徐娘的羞怯展现了女性的温柔与内敛。 -
愧芳丛尚点春纤银甲,凤仙成畹。
表达了对春天的向往与愧疚,凤仙花在田间盛开,象征着生命的顽强与美好。
修辞手法:
- 比喻:诗中多次使用比喻,如“血痕”比喻情感的深邃。
- 拟人:赋予花朵以人的情感,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严谨,体现了古诗的艺术特点。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胭脂花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逝去时光的感慨,展现出对生命脆弱与珍贵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胭脂花:象征美丽、爱情与青春。
- 樱唇:代表娇美与迷人。
- 景阳钟:象征历史与时间的流逝。
- 凤仙花:象征生命的坚韧与美丽。
文化内涵:
诗中的花卉意象不仅是自然的描绘,也深刻映射了人的情感与人生哲理,体现了中国古代诗歌中常见的“花”与“情”的结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樱唇”象征什么?
A. 美丽的嘴唇
B. 哀愁的心情
C. 生命的短暂 -
“血痕点向壶心泪”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欢乐
B. 伤痛
C. 愤怒 -
诗中提到的“凤仙”象征什么?
A. 美丽与脆弱
B. 生命的顽强
C. 时光的流逝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秋夕》 - 杜甫
- 《如梦令》 - 李清照
诗词对比:
- 《秋夕》与《陌上花 胭脂花》均通过自然景物表达内心情感,但《秋夕》更为直接而悲凉,而《陌上花 胭脂花》则细腻而含蓄,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