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奠诗应令》

时间: 2025-01-14 18:12:24

敬逊三德。

厥修六艺。

师圣发蒙。

尊儒启滞。

若括资羽。

如金待砺。

雅道聿兴。

教学无替。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敬逊三德。厥修六艺。师圣发蒙。尊儒启滞。若括资羽。如金待砺。雅道聿兴。教学无替。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尊敬谦逊培养三种美德,努力学习六种技艺。向圣人学习启蒙智慧,尊重儒家思想启发停滞不前的人。就像收集羽毛一样积累知识,如同金属需要磨砺才能锋利。高雅的学问逐渐兴起,教育和学习永不停止。

注释: 字词注释:

  • 敬逊:尊敬和谦逊。
  • 三德:指三种美德,具体内容在不同文献中有所不同,通常包括仁、智、勇等。
  • 厥修:努力学习。
  • 六艺:古代儒家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包括礼、乐、射、御、书、数。
  • 师圣:向圣人学习。
  • 发蒙:启蒙,启发智慧。
  • 尊儒:尊重儒家思想。
  • 启滞:启发停滞不前的人。
  • 若括资羽:像收集羽毛一样积累知识。
  • 如金待砺:如同金属需要磨砺才能锋利。
  • 雅道:高雅的学问。
  • 聿兴:逐渐兴起。
  • 教学无替:教育和学习永不停止。

典故解析:

  • 三德和六艺:这些概念源自儒家教育,强调个人修养和全面发展。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江总(约519年—约594年),字总持,南朝陈文学家,曾任陈朝的官员。他的诗歌多表现儒家思想和道德修养,这首诗反映了当时对儒家教育的重视。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特定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下创作的,当时儒家思想在社会中占据主导地位,教育和学习被视为提升个人修养和社会地位的重要途径。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比喻,强调了儒家教育的重要性和持续性。诗中提到的“三德”和“六艺”是儒家教育的核心内容,而“师圣发蒙”和“尊儒启滞”则表达了通过学习圣人和儒家思想来启发智慧和解决问题的愿望。诗的最后两句“雅道聿兴,教学无替”强调了高雅学问的兴起和教育的持续性,体现了作者对教育和学习的重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敬逊三德:强调尊敬和谦逊是培养三种美德的基础。
  • 厥修六艺:指出努力学习六种技艺是个人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
  • 师圣发蒙:通过向圣人学习来启蒙智慧。
  • 尊儒启滞:尊重儒家思想以启发停滞不前的人。
  • 若括资羽:比喻积累知识如同收集羽毛。
  • 如金待砺:比喻学习如同金属需要磨砺才能锋利。
  • 雅道聿兴:高雅的学问逐渐兴起。
  • 教学无替:教育和学习永不停止。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若括资羽”和“如金待砺”,通过比喻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增强表达效果。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敬逊三德”与“厥修六艺”,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强调儒家教育的重要性和持续性,通过学习和修养来提升个人和社会的道德水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资羽:比喻知识的积累。
  • 金待砺:比喻学习的过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三德”不包括以下哪一项? A. 仁 B. 智 C. 勇 D. 礼
  2. “若括资羽”中的“资羽”比喻什么? A. 财富 B. 知识 C. 权力 D. 地位
  3. 诗的最后一句“教学无替”表达了什么意思? A. 教育的重要性 B. 教育的持续性 C. 教育的改革 D. 教育的传统

答案:

  1. D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论语》中的教育思想。
  • 《大学》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

诗词对比:

  • 与《论语》中的教育思想对比,探讨儒家教育的核心内容和实践方法。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论语》
  • 《大学》
  • 《中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