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释奠诗应令 江总 〔隋代〕
奠余币久。辰良景暮。黍稷非馨。苹蘩式昨。崇敬台保。昭彰审谕。翠盖移阴。斑轮徐渡。
白话文翻译:
在祭祀中,献上的币帛已经很久。良辰美景已至黄昏。黍稷虽多,香气却不足。苹蘩之祭,依照昨日的方式。高台之上,表达着深深的敬意。光明照耀,清晰地传达着旨意。翠绿的华盖移动,阴影随之变化。斑驳的车轮缓缓渡过。
注释:
- 奠余币久:奠,祭祀;币,祭祀用的币帛;久,时间长。
- 辰良景暮:辰,时辰;良景,美好的景象;暮,黄昏。
- 黍稷非馨:黍稷,古代祭祀用的谷物;非馨,香气不足。
- 苹蘩式昨:苹蘩,祭祀用的水草;式昨,依照昨日的方式。
- 崇敬台保:崇敬,深深的敬意;台保,高台之上。
- 昭彰审谕:昭彰,光明照耀;审谕,清晰地传达旨意。
- 翠盖移阴:翠盖,翠绿的华盖;移阴,阴影随之变化。
- 斑轮徐渡:斑轮,斑驳的车轮;徐渡,缓缓渡过。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江总(519年-594年),字总持,南朝陈诗人。他的诗歌多以宫廷生活和宴会为题材,风格典雅华丽。这首《释奠诗应令》是他在隋代所作,应令即应皇帝之命而作,内容涉及祭祀仪式,体现了当时的宫廷文化和礼仪。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特定的宫廷祭祀场合下,应皇帝之命而作。诗中描述了祭祀的过程和场景,表达了对神明的崇敬之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宫廷祭祀的庄严与神圣。诗中“奠余币久”和“辰良景暮”描绘了祭祀的时间和氛围,而“黍稷非馨”和“苹蘩式昨”则反映了祭祀的物品和仪式的重复性。后几句则通过“崇敬台保”和“昭彰审谕”表达了祭祀者对神明的敬畏和祈愿,以及“翠盖移阴”和“斑轮徐渡”对祭祀场景的生动描绘。整首诗语言凝练,意象丰富,体现了江总诗歌的典雅风格和对宫廷生活的深刻体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奠余币久”:描述了祭祀中献上的币帛已经很久,强调了祭祀的持续性和庄重性。
- “辰良景暮”:指良辰美景已至黄昏,营造了一种时光流转的氛围。
- “黍稷非馨”:虽然黍稷很多,但香气不足,暗示了祭祀物品的平凡和祭祀者对神明的更高期待。
- “苹蘩式昨”:苹蘩之祭依照昨日的方式,表明了祭祀仪式的固定和传统。
- “崇敬台保”:在高台之上表达深深的敬意,突出了祭祀者对神明的敬畏。
- “昭彰审谕”:光明照耀,清晰地传达着旨意,强调了祭祀的神圣和明确的目的。
- “翠盖移阴”:翠绿的华盖移动,阴影随之变化,描绘了祭祀场景的动态美。
- “斑轮徐渡”:斑驳的车轮缓缓渡过,增添了祭祀场景的生动和细节。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奠余币久”与“辰良景暮”,“黍稷非馨”与“苹蘩式昨”等,形成了工整的对仗,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 比喻:如“翠盖移阴”中的“翠盖”比喻华盖,形象生动。
- 拟人:如“昭彰审谕”中的“昭彰”拟人化,赋予光明以传达旨意的能力。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神明的崇敬和祭祀仪式的庄严。通过描绘祭祀的过程和场景,表达了祭祀者对神明的敬畏和祈愿,以及对传统仪式的尊重。
意象分析:
- “奠余币久”:祭祀的币帛,象征着奉献和敬意。
- “辰良景暮”:良辰美景,象征着时光的美好和流逝。
- “黍稷非馨”:黍稷,象征着祭祀的物品,非馨则暗示了更高的期待。
- “苹蘩式昨”:苹蘩,象征着祭祀的水草,式昨则表明了传统的固定。
- “崇敬台保”:高台,象征着崇高和敬畏。
- “昭彰审谕”:光明,象征着神圣和清晰。
- “翠盖移阴”:翠盖,象征着华贵和动态美。
- “斑轮徐渡”:斑轮,象征着生动和细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奠余币久”指的是什么? A. 祭祀用的币帛时间长 B. 祭祀用的币帛时间短 C. 祭祀用的币帛很多 D. 祭祀用的币帛很少
-
“辰良景暮”中的“辰良”指的是什么? A. 早晨 B. 中午 C. 下午 D. 黄昏
-
“黍稷非馨”中的“非馨”意味着什么? A. 香气很浓 B. 香气不足 C. 香气很淡 D. 没有香气
-
“苹蘩式昨”中的“式昨”指的是什么? A. 依照今天的方式 B. 依照昨天的方式 C. 依照明天的方式 D. 依照传统的方式
答案:1. A 2. D 3. B 4.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九歌·东皇太一》:屈原的作品,同样涉及祭祀主题,可以比较其与江总诗歌在表达方式和情感上的异同。
- 《祭十二郎文》:韩愈的作品,虽然不是诗歌,但同样涉及祭祀主题,可以比较其与江总诗歌在文体和情感表达上的差异。
诗词对比:
- 《释奠诗应令》与《九歌·东皇太一》:比较两者在祭祀主题、意象运用和情感表达上的异同。
- 《释奠诗应令》与《祭十二郎文》:比较两者在文体、语言风格和情感深度上的差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江总诗集》:收录了江总的诗歌作品,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和创作背景。
- 《中国古代祭祀文化》:详细介绍了古代中国的祭祀文化和仪式,有助于理解《释奠诗应令》中的祭祀场景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