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奠诗应令》

时间: 2025-01-14 22:00:03

肃仰鸿化。

恭闻盛典。

人握悬藜。

家藏瑚琏。

顾惟朽谢。

暮识肤浅。

恩谬爵浮。

心惭貌{忄典}。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肃仰鸿化。恭闻盛典。人握悬藜。家藏瑚琏。顾惟朽谢。暮识肤浅。恩谬爵浮。心惭貌忄典。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怀着敬畏之心仰望宏大的教化,恭敬地听闻这盛大的典礼。人们手中握着珍贵的悬藜,家中收藏着宝贵的瑚琏。回顾自己,感到自己的衰老和知识的浅薄。恩赐的爵位超过了我的才能,心中感到惭愧,外表也显得恭敬。

注释: 字词注释:

  • 肃仰:怀着敬畏之心仰望。
  • 鸿化:宏大的教化。
  • 盛典:盛大的典礼。
  • 悬藜:一种珍贵的植物,比喻珍贵之物。
  • 瑚琏:古代祭祀时盛黍稷的器皿,比喻宝贵之物。
  • 朽谢:衰老,比喻自己的衰落。
  • 肤浅:知识或见解浅薄。
  • 恩谬爵浮:恩赐的爵位超过了我的才能。
  • 心惭貌忄典:心中感到惭愧,外表也显得恭敬。

典故解析:

  • 悬藜:出自《诗经》,比喻珍贵之物。
  • 瑚琏:出自《论语》,比喻宝贵之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江总(519-583),字伯仁,南朝梁、陈时期文学家,官至尚书左仆射。他的诗文多表现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风格清新自然。这首诗是他在参加一场盛大的典礼时所作,表达了对宏大教化的敬畏和对自身才能不足的谦逊。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江总参加一场重要的典礼时所作,他通过诗表达了对典礼的敬意和对自身才能不足的谦逊。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宏大的教化和自身的渺小,表达了作者对典礼的敬畏和对自身才能不足的谦逊。诗中“肃仰鸿化”和“恭闻盛典”展现了作者对典礼的敬意,而“顾惟朽谢”和“暮识肤浅”则表达了作者的自谦。最后两句“恩谬爵浮,心惭貌忄典”更是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对恩赐的爵位超过自己才能的惭愧和恭敬。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作者的文学才华和谦逊品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肃仰鸿化”:怀着敬畏之心仰望宏大的教化。
  • “恭闻盛典”:恭敬地听闻这盛大的典礼。
  • “人握悬藜”:人们手中握着珍贵的悬藜。
  • “家藏瑚琏”:家中收藏着宝贵的瑚琏。
  • “顾惟朽谢”:回顾自己,感到自己的衰老。
  • “暮识肤浅”:感到自己的知识或见解浅薄。
  • “恩谬爵浮”:恩赐的爵位超过了我的才能。
  • “心惭貌忄典”:心中感到惭愧,外表也显得恭敬。

修辞手法:

  • 比喻:“悬藜”和“瑚琏”比喻珍贵之物。
  • 对比:宏大的教化与自身的渺小形成对比。
  • 自谦:通过“顾惟朽谢”和“暮识肤浅”表达自谦。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作者对宏大教化的敬畏和对自身才能不足的谦逊。通过对比宏大的教化和自身的渺小,作者展现了对典礼的敬意和对自身才能不足的谦逊。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悬藜:珍贵的植物,比喻珍贵之物。
  • 瑚琏:古代祭祀时盛黍稷的器皿,比喻宝贵之物。
  • 朽谢:衰老,比喻自己的衰落。
  • 肤浅:知识或见解浅薄。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悬藜”和“瑚琏”分别比喻什么? A. 珍贵之物 B. 普通之物 C. 无用之物 D. 常见之物
  2. 诗中的“恩谬爵浮”表达了什么意思? A. 恩赐的爵位超过了我的才能 B. 恩赐的爵位低于我的才能 C. 恩赐的爵位正好符合我的才能 D. 恩赐的爵位无关紧要
  3. 诗中的“心惭貌忄典”表达了什么情感? A. 自豪 B. 惭愧 C. 愤怒 D. 喜悦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的作品,通过古原草的意象表达了对离别的感慨。
  • 《登鹳雀楼》:王之涣的作品,通过登高望远的意象表达了对宏大景象的感慨。

诗词对比:

  • 《赋得古原草送别》与《释奠诗应令》:两者都通过自然意象表达了对宏大景象的感慨,但前者更多表达离别的情感,后者更多表达对典礼的敬意和自谦。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大量唐代诗人的作品,可以找到更多类似主题的诗作。
  • 《诗经注析》:对《诗经》中的典故和意象进行详细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