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长·题叶遐庵选词图,用屯田体》
时间: 2025-01-05 10:11:10意思解释
应天长·题叶遐庵选词图
原文展示:
江关淹赋笔。正月照梅边,伴客横笛。一代风花,待付何人评骘。珧窗烟乍寂。话坛坫鹭鸥分席。试记取,弦外音传,梦湘瑶瑟。作者几薪积。问柳思周情,了了心得。环燕谁憎,兰佩幽芬同袭。诗龛尘境隔。对淞岸暮潮如雪。尊畔惜。鲈脍秋怀,目送南翼。
白话文翻译:
在江边,我赋诗作词。正月的阳光照耀在梅花旁,伴随着客人吹奏的横笛。一代代的风花雪月,究竟要交给谁来评判呢?窗前的烟雾忽然变得寂静。谈话的席位上,鹭鸥各自分开。试着记住,那乐器传来的音色,仿佛在梦中听到的湘水瑶瑟。作者几乎快要积累成山。问柳树的思绪和周围的情感,心中所想都很清晰。环绕的燕子谁会厌恶呢,兰花的芬芳也同样袭来。诗龛与尘世隔绝。在淞江岸边,傍晚的潮水如同白雪一般。酒杯旁,我感到惋惜。秋天的鲈脍,让我目送南方的归鸟。
注释:
- 江关:指江边的关口或地方。
- 淞岸:淞江的岸边,指的是长江的一部分。
- 弦外音:指音乐中细微的、未直接表达的情感。
- 兰佩:古代女子佩戴的兰花装饰,象征高雅。
- 鲈脍:鲈鱼的生鱼片,象征美好的食物。
典故解析:
- 湘瑶瑟:源于《楚辞》,瑶瑟是古代的一种乐器,象征着优雅的音乐和情感。
- 鹭鸥:在古诗词中常用来比喻闲适的生活情景,或是寄托作者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夏孙桐,清代诗人,擅长词曲,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交融的主题。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春季,正值正月,诗人借梅花的生机与横笛的音律,抒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往昔的追忆。
诗歌鉴赏:
这首《应天长》透过细腻的描绘与典雅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对自然的热爱。开篇以“江关淹赋笔”引入,展现了诗人在江边写作的情景,正月的阳光和梅花为背景,营造出一种温暖而清新的氛围。伴客的横笛声不仅增添了场景的生动性,也引发了诗人对风花雪月的思考。接下来的“珧窗烟乍寂”,则转向一种内心的宁静,仿佛在这静谧中,思绪得以飘散,感慨万千。
诗中提到的“弦外音传”,则是对音乐与情感的深刻理解,表达了艺术作品中不言而喻的情感交流。诗人问柳树的思绪和情感,体现了人和自然的和谐共生。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如“兰佩幽芬”、“鲈脍秋怀”,让读者感受到一种自然之美与人情之美的交融。最后的“目送南翼”更是将这种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惋惜与思念。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江关淹赋笔”:在江边静静地写下诗篇。
- “正月照梅边,伴客横笛”:阳光照耀下,梅花旁边伴奏的横笛声。
- “一代风花,待付何人评骘”:过往的风花雪月,究竟要由谁来评判呢?
- “珧窗烟乍寂”:窗前的烟雾忽然变得安静。
- “话坛坫鹭鸥分席”:谈话的席位上,鹭鸥各自离开。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鲈脍秋怀”,用食物比喻情感。
- 对仗:如“环燕谁憎,兰佩幽芬同袭”,展现了工整的对称美。
-
主题思想:
- 整首诗通过抒情和描景,表达了对自然与人文的思考,传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逝去时光的感慨。
意象分析:
- 江水:象征流动的时间与生命。
- 梅花:代表坚韧与美丽。
- 横笛:象征音乐带来的情感共鸣。
- 兰佩:象征优雅与高尚。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正月照梅边”意指什么?
- A. 春天的到来
- B. 冬天的结束
- C. 秋天的景色
- D. 夏天的阳光
-
“弦外音传”主要表达什么情感?
- A. 直接的快乐
- B. 隐含的思绪
- C. 悲伤的回忆
- D. 幸福的生活
答案: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夏孙桐的《应天长》与李白的《将进酒》都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前者更注重细腻的自然描写,而后者则强调豪情壮志。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