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答》

时间: 2025-01-19 17:54:56

拔毛知不免,受缚叹何穷。

屡沐虽蒙赐,披心每尽忠。

愤然成臆对,老矣实头童。

醉素今安在,归真托此公。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笔答 赵蕃 〔宋代〕

拔毛知不免,受缚叹何穷。 屡沐虽蒙赐,披心每尽忠。 愤然成臆对,老矣实头童。 醉素今安在,归真托此公。

白话文翻译:

拔掉羽毛知道无法避免,被束缚的叹息无穷无尽。 虽然多次沐浴受到恩赐,但每次都全心全意地尽忠。 愤怒地写下心中的回答,老了真是头发稀疏。 醉意中的素愿现在何处,归真托付给这位先生。

注释:

  • 拔毛:比喻遭受迫害或牺牲。
  • 受缚:比喻受到限制或束缚。
  • 沐:沐浴,比喻受到恩惠。
  • 披心:全心全意。
  • 臆对:心中的回答或表达。
  • 头童:头发稀疏,比喻年老。
  • 醉素:醉意中的素愿,指心中的愿望。
  • 归真:回归本真,指追求真理或理想。

诗词背景: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歌多表现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风格清新自然。这首诗《笔答》可能是在特定情境下,诗人对某种不公或困境的回应,表达了他对忠诚和理想的坚持,以及对现实的无奈和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比喻和象征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忠诚和理想的坚持,以及对现实的无奈和感慨。首两句“拔毛知不免,受缚叹何穷”以拔毛和受缚为喻,形象地描绘了诗人所面临的困境和无奈。中间两句“屡沐虽蒙赐,披心每尽忠”则强调了诗人即使在受到恩惠的情况下,依然全心全意地尽忠。最后两句“愤然成臆对,老矣实头童。醉素今安在,归真托此公”则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愤怒和对理想的追求,以及对未来的寄托。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展现了诗人对忠诚和理想的坚定追求。

诗词解析:

  • 首句“拔毛知不免,受缚叹何穷”通过拔毛和受缚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诗人所面临的困境和无奈。
  • 次句“屡沐虽蒙赐,披心每尽忠”强调了诗人即使在受到恩惠的情况下,依然全心全意地尽忠。
  • 第三句“愤然成臆对,老矣实头童”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愤怒和对理想的追求,以及对未来的寄托。
  • 末句“醉素今安在,归真托此公”则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愤怒和对理想的追求,以及对未来的寄托。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拔毛”和“受缚”,形象地表达了诗人所面临的困境和无奈。
  • 拟人:如“披心每尽忠”,将忠诚拟人化,强调了诗人对忠诚的坚持。
  • 对仗:如“屡沐虽蒙赐,披心每尽忠”,通过对仗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和表现力。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诗人对忠诚和理想的坚持,以及对现实的无奈和感慨。诗人通过比喻和象征手法,形象地描绘了自己所面临的困境和无奈,同时强调了自己即使在受到恩惠的情况下,依然全心全意地尽忠。最后,诗人表达了对现实的愤怒和对理想的追求,以及对未来的寄托。

意象分析:

  • 拔毛:比喻遭受迫害或牺牲。
  • 受缚:比喻受到限制或束缚。
  • 沐:沐浴,比喻受到恩惠。
  • 披心:全心全意。
  • 臆对:心中的回答或表达。
  • 头童:头发稀疏,比喻年老。
  • 醉素:醉意中的素愿,指心中的愿望。
  • 归真:回归本真,指追求真理或理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拔毛”比喻什么? A. 遭受迫害或牺牲 B. 受到恩惠 C. 年老 D. 愤怒

  2. 诗中的“受缚”比喻什么? A. 受到限制或束缚 B. 全心全意 C. 心中的回答 D. 追求真理

  3. 诗中的“披心”是什么意思? A. 全心全意 B. 遭受迫害 C. 受到恩惠 D. 年老

  4. 诗中的“醉素”指什么? A. 醉意中的素愿 B. 遭受迫害 C. 受到恩惠 D. 年老

答案:1. A 2. A 3. A 4.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赵蕃的其他作品,如《秋怀》等,可以进一步了解他的诗歌风格和主题。
  • 其他宋代诗人的作品,如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等,可以比较不同诗人的风格和主题。

诗词对比:

  • 赵蕃的《笔答》与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在主题和风格上有所不同。赵蕃的诗更多表现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而苏轼的诗则更多表现对人生和自然的感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
  • 《赵蕃诗集》
  • 《宋代诗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