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寄林信州 赵蕃 〔宋代〕 岭近梅花开已多,水南梅事又如何。 使君假日曾游否,客子临风空屡哦。 好士何妨勤下榻,丰年那有拙催科。 倦游我亦怀三径,何况传闻政免苛。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岭上的梅花已经开得很多了,水南边的梅花又怎么样了呢? 使君在闲暇的日子里是否曾经游览过?我这个旅人面对着风,只能空自吟哦。 好士之人何妨勤于接待宾客,丰收之年哪有笨拙的催税之举。 我这个疲倦的游子也怀念着那三条小径,更何况听说政事已经免去了苛刻。
注释:
字词注释:
- 岭近:指山岭附近。
- 梅事:指梅花开放的情况。
- 使君:古代对州郡长官的尊称。
- 客子:指旅人,作者自指。
- 屡哦:多次吟咏。
- 下榻:接待宾客。
- 催科:催促征税。
- 三径:指隐居的地方,典出《归去来兮辞》。
- 政免苛:政治上免去了苛刻的政策。
典故解析:
- 三径:出自东晋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指隐居的地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表达了对自然和隐逸生活的向往。此诗是寄给林信州的,表达了对梅花盛开的景象的思念,以及对政事免苛的期待。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赵蕃旅途中所作,表达了对梅花盛开的景象的思念,以及对政事免苛的期待。诗中提到的“使君”可能是指林信州,作者询问对方是否曾游览过梅花盛开的地方,同时表达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政事简化的期待。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梅花为引子,通过对梅花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隐逸生活的渴望。诗中“岭近梅花开已多”和“水南梅事又如何”两句,通过对梅花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梅花盛开景象的思念。后文通过对“使君”和“客子”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政事简化的期待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表达了对自然和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政事简化的期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岭近梅花开已多”:岭上的梅花已经开得很多了,表达了作者对梅花盛开景象的思念。
- “水南梅事又如何”:水南边的梅花又怎么样了呢?进一步表达了对梅花的思念。
- “使君假日曾游否”:使君在闲暇的日子里是否曾经游览过?询问对方是否曾游览过梅花盛开的地方。
- “客子临风空屡哦”:我这个旅人面对着风,只能空自吟哦。表达了作者的孤独和无奈。
- “好士何妨勤下榻”:好士之人何妨勤于接待宾客。表达了对好士之人的赞赏。
- “丰年那有拙催科”:丰收之年哪有笨拙的催税之举。表达了对政事简化的期待。
- “倦游我亦怀三径”:我这个疲倦的游子也怀念着那三条小径。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何况传闻政免苛”:更何况听说政事已经免去了苛刻。表达了对政事简化的期待。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岭近梅花开已多,水南梅事又如何”中的对仗,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 拟人:如“客子临风空屡哦”中的拟人,赋予了客子以人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隐逸生活的渴望,以及对政事简化的期待。通过梅花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思念,通过对“使君”和“客子”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政事简化的期待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梅花:象征着高洁和坚韧,也代表着春天的到来和生机。
- 岭:象征着高远和孤独。
- 水南:象征着宁静和美好。
- 三径:象征着隐逸和归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三径”出自哪位诗人的作品? A. 陶渊明 B. 李白 C. 杜甫 D. 王维 答案:A
-
诗中的“使君”是指什么? A. 诗人自己 B. 州郡长官 C. 朋友 D. 旅人 答案:B
-
诗中提到的“梅事”是指什么? A. 梅花的事情 B. 梅花开放的情况 C. 梅花的种植 D. 梅花的销售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王维的《山居秋暝》: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向往。
诗词对比:
- 赵蕃的《寄林信州》与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两者都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赵蕃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政事简化的期待。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蕃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陶渊明集》:收录了陶渊明的诗作,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三径”的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