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西屿古塔》
时间: 2025-01-06 10:30:5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云遮西屿势峥嵘,塔影刺天一点横。
大海回环奁镜启,孤峰峭立翠屏生。
飞霞绕顶流光赤,宝刹映空落照明。
商贾往来占利涉,凌霄灯火指迷程。
白话文翻译:
云雾笼罩下的西屿,山势显得格外雄伟;
塔影直刺苍天,横亘在天际。
大海波澜起伏,如同开启的宝镜;
孤独的山峰巍峨耸立,翠绿色的屏幕般美丽。
飞舞的霞光环绕着塔顶,流光溢彩如赤焰;
宝刹的光辉映照在空中,照亮了四周。
商贾们往来于此,寻求利利;
高高的灯火指引着迷失的旅程。
注释:
- 西屿:指的是地名,西屿可能是某处著名的山岛或岬角。
- 奁镜:奁是指一种盛装物品的箱子,镜子则象征着海面的波浪与光影。
- 飞霞:形容霞光四散,流动的云彩。
- 宝刹:指寺庙或佛教的庙宇。
- 商贾:指商人,往来于此地进行贸易。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塔影刺天”,可能是对某个具体塔的描述,常见于古代诗词中表现壮丽景色的手法。塔在古代是信仰和历史的象征,常常被用来表现高耸入云的精神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乌竹芳是清代的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多以描绘自然景观和抒发个人情感为主。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脱俗,常常融入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清代,可能是在他游历西屿时所写,旨在表达对这一自然景观的赞美,以及对商贾往来的思考,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经济生活和文化氛围。
诗歌鉴赏:
《咏西屿古塔》以西屿的自然风光为背景,展现了高耸的塔影与苍茫的大海,形成了一幅雄伟的画面。诗的前两句通过“云遮”和“塔影刺天”描绘了西屿塔的壮观形象,充满了力量与震撼。接下来的句子将大海与山峰的景象巧妙结合,形成了一种动静结合的美感。飞霞的描写则营造出一种梦幻的氛围,宝刹的光辉则象征着宗教的宁静与庄严。最后两句转向商贾的活动,展现出繁华的生活场景,形成了诗歌情感的对比与转折。整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观的同时,蕴含了对商贾生活的思考,表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云遮西屿势峥嵘:云雾笼罩下的西屿显得格外高耸、雄伟。
- 塔影刺天一点横:塔的影子直插云霄,横亘在空中。
- 大海回环奁镜启:波涛汹涌的大海,如同打开的宝镜,波光粼粼。
- 孤峰峭立翠屏生:孤独的山峰矗立,犹如翠绿色的屏风。
- 飞霞绕顶流光赤:飞舞的霞光环绕在塔顶,流光四溢。
- 宝刹映空落照明:宝塔的光辉映照空中,照亮四周。
- 商贾往来占利涉:商贾们频繁往来,寻求经济利益。
- 凌霄灯火指迷程:高高在上的灯火如同指引迷路人的明灯。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大海比作“奁镜”,形象生动。
- 对仗:如“云遮”与“塔影刺天”形成对仗结构,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拟人:商贾的活动被赋予了生动的情感,表现了生活的活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西屿的壮丽景色与商贾的往来,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以及对社会经济活动的思考,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念。
意象分析:
- 西屿:象征着辽阔的自然与人类的渺小。
- 塔:代表了宗教和信仰的力量。
- 大海:象征着浩瀚与变幻。
- 飞霞:传递着梦幻与美丽。
- 宝刹:象征着内心的宁静与庄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西屿”是指什么? A. 一座山
B. 一座塔
C. 一个岛屿
D. 一条河 -
“大海回环奁镜启”中的“奁镜”指的是什么? A. 一种宝物
B. 一种盛物的器具
C. 一种自然现象
D. 一种植物 -
诗中的“商贾”主要指什么? A. 渔民
B. 商人
C. 农民
D. 工匠
答案:
- C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王之涣:同样描绘自然景观与情感的诗。
- 《早发白帝城》 李白:描述自然景色与人生哲理的佳作。
诗词对比:
- 对比《咏西屿古塔》与《登高》,两者都通过自然景象表达情感,但前者更侧重于描绘特定地域的文化与经济,后者则更关注个人的孤独与哲思。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乌竹芳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