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安杂诗十首·寿安杂诗十首·喷玉泉》
时间: 2025-01-04 07:48:4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苍崖双起秋云齐,
乱峰迸出如攒犀。
石棱涩不容马蹄,下马步入荆榛豀。
瀑泉沃雪拖白霓,落潭横引成清溪。
老木长藤咫尺迷,兴兰欲出忘东西。
白话文翻译:
高耸的山崖在秋云中并肩而立,
乱石峰峦如同聚集的犀牛角。
石头棱角粗糙,马蹄无法行走,只好下马步行进入荆棘丛生的地方。
瀑布如雪般白,拖曳着彩虹,落入潭水中,横流成清澈的小溪。
古老的树木和长藤交错,迷失在咫尺之间,兰花欲开却忘了方向。
注释:
- 苍崖:指高耸的山崖。
- 双起:两个山崖并排而立。
- 攒犀:像聚集的犀牛角,形容峰峦的形状。
- 石棱:石头的棱角。
- 荆榛:指荆棘和榛树,形容环境荒凉。
- 沃雪:如雪般的水流,形容瀑布的洁白。
- 拖白霓:拖曳着白色的彩虹。
- 落潭:落入潭水中。
- 咫尺迷:在很近的距离中迷失方向。
- 兴兰:兰花开芽。
典故解析:
本诗虽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典故,但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体现了诗人对山水自然的热爱以及在这样的环境中思考人生的情感。诗中“老木长藤”可引申为岁月与经历的积累,表现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司马光,字君实,号涑水,北宋历史学家、政治家和诗人。他以编纂《资治通鉴》著称,生平致力于历史研究与政治改革。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常以山水为题材,表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司马光在寿安隐居期间,其时他远离朝政,回归自然,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这首诗正是他在此背景下对山水景色的吟咏。
诗歌鉴赏:
《喷玉泉》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和自然的感悟。开头两句“苍崖双起秋云齐,乱峰迸出如攒犀”通过生动的比喻勾勒出壮丽的山峦,营造出了一种宏伟的气势,仿佛让人置身于那秋日的山林之中。接下来的“石棱涩不容马蹄,下马步入荆榛豀”,则转而描绘了行走在山中的艰难与不便,体现出自然的原始和粗犷。
瀑布的描绘“瀑泉沃雪拖白霓,落潭横引成清溪”则让人感受到自然的灵动与清澈,白色的瀑布如同雪花般纯净,流动的水则是生命的象征,连接着山与水的和谐。
最后两句“老木长藤咫尺迷,兴兰欲出忘东西”,则通过对生命的反思,表现出对方向和生命意义的迷茫。兰花的生长象征着生命的希望,而古老树木的纠结则暗示了诗人在生活和内心的挣扎。
整首诗将壮丽的自然景象与细腻的情感结合在一起,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对自然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苍崖双起秋云齐:描绘秋天的晴朗天空与高耸的山崖,给人一种壮丽的自然景象。
- 乱峰迸出如攒犀:山峰的形态如同犀牛角,让人感受到自然的锋利与力量。
- 石棱涩不容马蹄:石头的棱角粗糙,暗示自然的艰险与行走的不易。
- 下马步入荆榛豀:不得不下马行走,表明在这片荒野中,马也无法通行。
- 瀑泉沃雪拖白霓:瀑布如雪般的洁白,带来一种梦幻的美感。
- 落潭横引成清溪:水流的清澈与宁静,象征着生命的流动与连接。
- 老木长藤咫尺迷:古老的树木与藤蔓交错,象征着生命的复杂和迷茫。
- 兴兰欲出忘东西:兰花的成长与生长的迷失,反映出对方向的困惑。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乱峰迸出如攒犀”,通过比喻生动地描绘了山峰的形态。
- 对仗:诗中存在一定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音乐感和美感。
- 拟人:如“兴兰欲出”,赋予植物以情感,增强诗的感染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敬畏,以及在自然中对生命意义的思考。通过描绘壮丽的山水与个人的迷茫,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与冲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苍崖:象征坚韧与不屈的精神。
- 秋云:象征宁静与沉思的心境。
- 瀑泉:象征生命的灵动,清新的气息。
- 老木:象征经历与智慧。
- 兰花:象征希望与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苍崖双起”的意思是?
- A. 两个山崖高耸
- B. 山崖和水流
- C. 秋天的云彩
- D. 古老的树木
-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瀑泉沃雪”形容的是__。
-
判断题:诗中“兴兰欲出忘东西”表达了对方向的清晰感。(对/错)
答案:
- A
- 瀑布如雪般的洁白
- 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
- 杜甫《望岳》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李白的山水诗:同样描绘壮丽自然,但更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
- 王维的山水诗:在意境上更为清幽,更倾向于内心的宁静。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