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二同年使北·吕济叔》

时间: 2025-01-06 05:14:05

华缨下玉除,天子宠匈奴。

虽复夷风陋,犹知汉使殊。

夜烽沉不举,秋柝寂无虞。

何必燕然刻,苍生肝脑涂。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华缨下玉除,天子宠匈奴。
虽复夷风陋,犹知汉使殊。
夜烽沉不举,秋柝寂无虞。
何必燕然刻,苍生肝脑涂。

白话文翻译

华丽的缨带垂下于玉制的门框,天子对匈奴十分宠爱。
即使尚且有粗陋的外族风俗,依然知道汉朝使者的不同。
夜晚的烽火台沉默不举,秋天的哨子寂静无忧。
何必在燕然山刻石留名,苍生的肝脑都被涂抹。

注释

  • 华缨:华丽的缨带,这里指的是装饰华美的士兵或官员的头饰。
  • 玉除:用玉石制成的门框,象征高贵。
  • 匈奴:古代北方游牧民族,曾与汉朝有过多次战争。
  • 夷风陋:夷族的风俗粗陋。
  • 汉使:指汉朝的使者。
  • 夜烽沉不举:夜里的烽火台没有升起信号,表示没有警报。
  • 秋柝:秋天的哨兵,柝是用来报时或警戒的器具。
  • 燕然:燕然山,著名的刻石纪念地。
  • 苍生肝脑涂:指百姓的生命和鲜血被无情地抹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司马光(1019年-1086年),字君实,号涑水,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他以《资治通鉴》而著称,强调历史对治国理政的指导作用。司马光的诗歌风格典雅,善于用典,常关注国家大事和民生疾苦。

创作背景

《送二同年使北》写于宋代,正值宋朝与北方游牧民族关系紧张之际。诗中表达了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和对百姓生活的关切,体现了诗人对汉朝使者使命的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传达了诗人对国家和民生的深切关怀。开头两句通过华丽的装饰与天子的宠爱,形成强烈的对比,揭示了当时政治的复杂性。诗人在描绘匈奴与汉使的关系时,不仅表达了对外部威胁的警醒,也暗含了对内政的思考。

接下来的句子通过“夜烽沉不举”和“秋柝寂无虞”,展示了国家的安定与危机的潜在威胁。烽火不举意味着没有警报响起,暗示着一种表面的宁静,然而这正是对未来不安的隐喻。诗的最后两句更是直指民生,强调了为国家牺牲的代价,令人感到沉痛与悲哀。

整首诗风格凝练,情感真挚,既有对国家命运的深刻反思,也展现了诗人敏锐的政治洞察力。通过对历史的追溯与现实的思考,司马光在诗中融入了丰富的历史情感,使这首诗不仅具有诗意的美感,同时也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华缨下玉除:描绘了高贵的场景,暗示权力中心的奢华。
  2. 天子宠匈奴:指出天子对匈奴的重视,让人感受到政治的复杂与矛盾。
  3. 虽复夷风陋:认可外族的风俗虽不文明,但仍然要尊重汉使的存在。
  4. 犹知汉使殊:强调汉使的独特性及重要性。
  5. 夜烽沉不举:象征警报未发,暗示国家安宁却又潜藏隐忧。
  6. 秋柝寂无虞:描绘无忧的夜晚,但也反映出潜在的危机。
  7. 何必燕然刻:质疑刻石留名的必要性,强调实际的牺牲与苦难。
  8. 苍生肝脑涂:直指民众生死的惨痛,表现出诗人的忧国忧民情怀。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通过奢华的“华缨”和“玉除”与“夷风陋”的对比,突显出权力与外族的差异。
  • 隐喻:夜烽与秋柝的描绘,象征了国家安定中的潜在危机。
  • 反问:最后一句中的反问,增强了诗的情感力度与思考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对百姓苦难的同情,体现了诗人对历史的反思和对现实的批判,传达出一种强烈的责任感与忧国忧民的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华缨:象征权力和奢华。
  • 玉除:代表高贵与尊荣。
  • 匈奴:外部威胁的象征。
  • 夜烽:警觉与安危的象征。
  • 苍生:普通百姓,体现了民生的苦难。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送二同年使北》的作者是?

    • A. 李白
    • B. 杜甫
    • C. 司马光
    •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华缨”象征什么?

    • A. 贫穷
    • B. 权力与奢华
    • C. 自由
    • D. 战争
  3. “夜烽沉不举”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安宁与无忧
    • B. 紧张与危机
    • C. 快乐与幸福
    • D. 忧愁与悲痛

答案

  1. C. 司马光
  2. B. 权力与奢华
  3. A. 安宁与无忧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 《登高》—杜甫
  • 《春望》—杜甫

诗词对比

  • 《夜泊牛渚怀古》:同样表达对历史的思考与怀念,但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
  • 《登高》:强调对国家和民生的忧虑,情感更加沉痛,体现出诗人对时局的深切关怀。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司马光与《资治通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