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坐令 宛在轩与柳溪同作》
时间: 2025-01-19 19:03:4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且坐令 宛在轩与柳溪同作
作者: 汪东 〔清代〕
清兴足。坐倚亭轩曲。晚风起处。茶烟绿。
隐隐笙歌逐。未远嚣尘,还依水槛,翛然极目。
休念想故家乔木。都来是梦中鹿。
閒挥谭麈。霏珠玉。驻夕景犹嫌促。
几回临别丁宁嘱。道何时重续。
白话文翻译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晚景,作者悠然自得地倚靠在亭子上,感受着晚风和茶烟的清新。隐约传来的笙歌声,虽未远离尘嚣,却依然可以在水边静静眺望。作者不再思念故乡的乔木,仿佛一切都只是梦中鹿。闲来挥笔,描绘珠玉般的霓裳,然而夕阳的美丽景色总是显得短暂。几次离别时,彼此叮嘱,何时再续前缘呢?
注释
逐句解释生僻字和词语的含义:
- 清兴足:清兴,指清静的兴致,足,表示充足、满足。
- 亭轩曲:亭轩,指供人休息的亭子与楼阁;曲,表示景色的曲折。
- 茶烟绿:茶烟,指泡茶时产生的烟雾,绿,形容茶的清香扑鼻。
- 隐隐笙歌:笙歌,指笙乐的声音,隐隐,形容声音微弱而遥远。
- 翛然极目:翛然,指心境的悠闲自在;极目,表示远眺的意思。
- 乔木:高大的树木,这里引申为故乡的象征。
- 梦中鹿:梦中所见的鹿,象征美好而虚幻的事物。
- 霏珠玉:霏,形容细密飘散的样子;珠玉,指美丽的事物。
- 驻夕景:驻足欣赏夕阳的景色。
- 丁宁嘱:丁宁,指叮嘱,再次强调的意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汪东,清代诗人,生活在动荡的社会背景中,其诗作常以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为主题,表达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汪东的作品风格清新脱俗,常用细腻的笔触描绘自然之美,融入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一个宁静的黄昏,正值茶余饭后,诗人沉浸在自然的美景中,感受到一种内心的宁静与满足。诗中流露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生活的感慨,反映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惋惜以及对友人重逢的期待。
诗歌鉴赏
《且坐令 宛在轩与柳溪同作》是一首充满情感与意境的诗作。诗人在宁静的晚霞中,倚靠在亭子上,感受着徐徐晚风带来的清新茶香,这一幕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享受。诗中“隐隐笙歌逐”这一句,巧妙地将远处的音乐声与周围的宁静结合,营造出一种和谐的氛围。
随着诗歌的推进,诗人开始表达对故乡的思念,提到“休念想故家乔木”,暗示了对过去的留恋,但又带有一丝释然,表示这一切也不过是梦中景象,无法追寻。通过“闲挥谭麈”描绘出一种悠闲的生活状态,诗人似乎在享受当下的美好,而不被过去所困扰。
最后几句提到临别时的叮嘱,表达了对未来重聚的渴望,展现出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谊。这首诗不仅有着自然的美感,也充满了对友谊与时光流逝的思考,情感真挚而深沉,令人动容。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清兴足: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清静与愉悦。
- 坐倚亭轩曲:描绘了诗人倚靠在亭子上,享受美好时光的情景。
- 晚风起处。茶烟绿。:晚风吹来,茶烟袅袅,生动地描绘了晚霞中的宁静气氛。
- 隐隐笙歌逐。未远嚣尘,:远处传来的笙歌声,虽不远离喧嚣,却增添了一丝生动的色彩。
- 翛然极目。:诗人心境的悠然自得,向远处眺望。
- 休念想故家乔木。: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又带有释然的态度。
- 都来是梦中鹿。:故乡的美好似乎只是梦境,令人感到虚幻。
- 閒挥谭麈。霏珠玉。:闲适的心情,挥洒自如,描绘出如珠玉般的美丽景象。
- 驻夕景犹嫌促。:尽管夕阳美丽,但总觉得时光短暂。
- 几回临别丁宁嘱。道何时重续。:几次离别时的叮嘱,期待再次相聚。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梦中鹿”比喻对故乡的思念,虚幻而美好。
- 对仗:整首诗句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 拟人:如“晚风起处”,赋予自然以生命,增添情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自然的赞美、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友谊和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出一种内心的平和与对生活的热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亭轩:象征安静与思考的空间。
- 晚风:代表自然的轻柔与宁静。
- 笙歌:象征生活的丰富多彩。
- 故家乔木:引发对故乡的思念与归属感。
- 夕景:象征美好的时光与短暂的人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清兴足”主要指什么?
- A. 清静的环境
- B. 心灵的满足
- C. 诗人的孤独
-
“隐隐笙歌逐”中的“笙歌”指的是哪种乐器?
- A. 笙
- B. 琵琶
- C. 二胡
-
诗人对故乡的态度是?
- A. 绝望
- B. 思念
- C. 无所谓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 李白
- 《登高》 - 杜甫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与《且坐令》的共同点在于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静夜思》更具有孤独感,而《且坐令》则更多体现了与友人的情感交流。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这些资料可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汪东及其作品的历史背景与风格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