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溪》
时间: 2025-01-14 21:06:1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东溪何潺潺,秋水清见底。纵横小石圆,一一静无滓。空山人不到,漍漍响环佩。我来每终日,漱濯弄清泚。山居时已久,不省有朝市。门阑人客少,跨马必至此。麋鹿见我熟,相对不复起。谁知寂寥趣,寄言同声子。
白话文翻译
东溪的水声潺潺,秋天的水清澈见底。溪中的小石圆润,每一块都静静地没有杂质。空旷的山中很少有人来,只有环佩的声音在回响。我每次来这里都会待上一整天,洗涤身心,享受清澈的水。我在山中居住已久,几乎忘记了外面的世界。门前很少有客人来访,我总是骑马来到这里。麋鹿见到我已熟悉,相对而坐不再起身。谁能理解这寂寥的乐趣,我寄语给志同道合的朋友。
注释
- 潺潺:形容水流声。
- 清见底:形容水非常清澈,可以看到底部。
- 纵横:这里指溪中石头分布的样子。
- 静无滓:形容石头干净,没有杂质。
- 漍漍:形容环佩的声音。
- 漱濯:洗涤。
- 清泚:清澈的水。
- 不省有朝市:忘记了外面的世界。
- 门阑:门前。
- 麋鹿:一种鹿,这里指山中的动物。
- 寂寥趣:寂静的乐趣。
- 同声子:志同道合的朋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描写山水田园生活,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的超脱。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东溪的所见所感,通过对溪水、石头、山林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的超脱。诗人在山中居住已久,几乎忘记了外面的世界,享受着与自然的亲密接触和寂静的乐趣。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东溪为背景,通过对溪水、石头、山林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的超脱。诗中的“秋水清见底”、“纵横小石圆”等句,用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清新脱俗的山水画卷。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厌倦。诗中的“空山人不到”、“不省有朝市”等句,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的超脱。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东溪何潺潺,秋水清见底:开篇即描绘东溪的水声和水质的清澈,为全诗定下清新自然的基调。
- 纵横小石圆,一一静无滓:进一步描写溪中的石头,圆润干净,没有杂质,强调自然的纯净。
- 空山人不到,漍漍响环佩:描写山中的寂静,只有环佩的声音在回响,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氛围。
- 我来每终日,漱濯弄清泚:诗人每次来这里都会待上一整天,洗涤身心,享受清澈的水,表达对自然的热爱。
- 山居时已久,不省有朝市:诗人在山中居住已久,几乎忘记了外面的世界,强调对世俗的超脱。
- 门阑人客少,跨马必至此:门前很少有客人来访,诗人总是骑马来到这里,表达对自然的亲近。
- 麋鹿见我熟,相对不复起:麋鹿见到诗人已熟悉,相对而坐不再起身,强调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 谁知寂寥趣,寄言同声子:谁能理解这寂寥的乐趣,诗人寄语给志同道合的朋友,表达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拟人:如“麋鹿见我熟,相对不复起”,将麋鹿拟人化,表达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 对仗:如“东溪何潺潺,秋水清见底”,对仗工整,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的超脱,通过对东溪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厌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东溪:象征自然的美好和宁静。
- 秋水:清澈见底,象征纯净和清新。
- 小石圆:圆润干净,象征自然的纯净和完美。
- 空山:寂静无人,象征超脱世俗的宁静。
- 麋鹿:与诗人和谐相处,象征自然的和谐与亲近。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秋水清见底”形容的是什么? A. 秋天的水清澈见底 B. 秋天的水浑浊 C. 秋天的水流动缓慢 D. 秋天的水颜色深
-
诗人在山中居住已久,几乎忘记了外面的世界,这句诗是: A. 山居时已久,不省有朝市 B. 门阑人客少,跨马必至此 C. 麋鹿见我熟,相对不复起 D. 谁知寂寥趣,寄言同声子
-
诗中的“麋鹿见我熟,相对不复起”表达了什么? A. 麋鹿害怕诗人 B. 麋鹿与诗人和谐相处 C. 麋鹿不理睬诗人 D. 麋鹿追逐诗人
答案:
- A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的超脱。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描写田园生活的美好,表达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对比:
- 张耒的《东溪》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的超脱,但张耒的诗更注重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而王维的诗则更注重意境的营造。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耒的诗作,有助于深入了解其诗歌风格。
- 《唐诗宋词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唐宋诗词的详细鉴赏和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