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三十九首》

时间: 2025-01-17 09:48:56

犯重比生清净行,平等性中无捐益。

水裹不用觅鱼踪,天边何处观鸟迹。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犯重比生清净行,平等性中无捐益。
水裹不用觅鱼踪,天边何处观鸟迹。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于世俗繁重的超脱,强调清净的修行。在平等的本性中,没有任何的增减。在水中捕鱼无须寻找鱼的踪迹,天边何处去观望鸟的足迹呢?

注释

  • 犯重:指的是世俗的负担或繁重的事务。
  • 比生:生存的状态,通常与生命的根本意义相关。
  • 清净行:指清净无为的修行方式。
  • 平等性:指万物本质的平等,没有优劣之分。
  • 捐益:增减,得到或失去。
  • 水裹:指在水中。
  • :寻找。
  • :踪迹,痕迹。

典故解析

这首诗并没有明显引用特定的历史典故,但可以看出其思想受到了佛教哲学的影响,强调内心的清净与超脱,反映了宋代禅宗思想的深刻内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释道枢是宋代著名的禅宗僧人,生平事迹不多,但其作品深具哲理,常以简练的语言表达深邃的思想。道枢所处的时代,佛教在中国盛行,尤其是禅宗,影响深远。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道枢对世俗纷扰的思考,反映出他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和对物质世界的超脱。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深刻的哲理,展现了作者对世俗的看法与内心的追求。诗中“犯重比生清净行”一句,突出人们在世俗生活中承受的重负,与追求内心清净的矛盾。此处的“清净行”不仅是对物质的放下,更是对精神的升华。

“平等性中无捐益”则强调了万物的本质是平等的,人的繁重负担往往来自于自我心灵的执着,真正的解脱在于放下这种执着。接下来的“水裹不用觅鱼踪”,寓意深远,提醒我们在生活的漩涡中,不必去追寻那些表面的成就与欲望,真正的智慧在于观察不求。

最后一句“天边何处观鸟迹”,引导读者思考,真正的自由和视野并不在于外界的追求,而在于内心的宁静与清晰。整首诗在字句间流露出深厚的哲理,给人以启迪与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犯重比生清净行:面对生活的重负,清净的行走(修行)显得尤为重要。
  2. 平等性中无捐益:在平等的本性中,没有任何的增减,不必在意世俗的得失。
  3. 水裹不用觅鱼踪:在水中,鱼的踪迹不必去寻找,象征着对物质的放下。
  4. 天边何处观鸟迹:在天空中,鸟的踪迹又何必去观望,反映出对自由的思考。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犯重比生”和“清净行”,增强了诗句的节奏感。
  • 比喻:用水与鱼的关系隐喻生活中的追求与放下。
  • 反问:通过“何处观鸟迹”引发读者对自由与追寻的思考。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核心思想是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平等,强调放下世俗欲望与执着,反映了禅宗的精神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流动与变化,反映人生的无常。
  • :代表物质的追求,暗示人们对世俗利益的执着。
  • :象征自由,提醒人们内心的解放。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清净行”主要是指什么?

    • A. 追求物质
    • B. 超脱世俗
    • C. 享乐生活
    • D. 努力工作
  2. “平等性中无捐益”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

    • A. 所有事物都有优劣
    • B. 万物本质是平等的
    • C. 生活中的追求很重要
    • D. 人的生命有限
  3. 诗中“水裹不用觅鱼踪”意在表达?

    • A. 在水中捕鱼很容易
    • B. 追求物质是必要的
    • C. 有些事情无需寻找
    • D. 捕捉鱼类的方法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登高》 杜甫

诗词对比

  • 《静夜思》:强调对故乡的思念,情感深沉;
  • 《颂古三十九首》:更关注内心的清净与超脱。

对比两者,前者表现出对现实生活的依恋,后者则渴望超越世俗的束缚,转向内心的宁静。

参考资料

  • 《宋代诗人研究》
  • 《禅宗思想与文学》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