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罗汉南公塔颂
作者: 黄庭坚 〔宋代〕
一点墨漆,元无缝罅。
罗汉云居,天上天下。
出入奋迅,三界无家。
以除恼禅,打鼓弄琵琶。
沈却法船,留下戽斗。
欲得不沈,戽乾劄漏。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主题围绕一座塔和罗汉的精神境界展开。第一句“一点墨漆,元无缝罅”表现了塔的坚固与无缝,象征着一种完美的境界。接下来“罗汉云居,天上天下”则描绘出罗汉超越世俗的存在,仿佛在云端之上,无处不在,超越了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第三句“出入奋迅,三界无家”表达了罗汉的自由自在,不受世俗的拘束。接着“以除恼禅,打鼓弄琵琶”体现了禅宗的艺术与生活的结合。最后两句“沈却法船,留下戽斗。欲得不沈,戽乾劄漏”则是对法船的比喻,表达了修行者在修行路上所面临的困境与挑战。
注释:
- 墨漆:用墨汁涂抹的漆,象征着深邃与坚固。
- 罗汉:佛教中修行达到高深境界的圣者。
- 三界:佛教中对宇宙的划分,包括欲界、色界和无色界。
- 恼禅:烦恼与禅的对立,禅宗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解脱。
- 法船:比喻佛法的载体,帮助众生渡过苦海。
- 戽斗:一种水工具,寓意于修行过程中对烦恼的对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书法家。他的诗风清新俊逸,兼具深刻的哲理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黄庭坚对南公塔的游览时,塔作为一种宗教建筑,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体现了诗人对佛教哲理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悟。
诗歌鉴赏:
《罗汉南公塔颂》通过描绘罗汉的超然境界与塔的坚固形象,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艺术才能,也反映了他对佛教哲理的深刻理解。诗中所运用的比喻和象征手法,使得作品层次丰富,意境深远。诗的开头以“墨漆”引入,暗示了塔的完美与庄严,接着通过描绘罗汉的自由自在,表现出一种超脱的精神状态。诗中“打鼓弄琵琶”的描写,则生动展现了禅宗与生活的结合,表现出一种和谐的生活态度。整体来看,诗作既有形式上的美感,又有内容上的深度,展现了黄庭坚作为宋代诗人的风采与哲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一点墨漆,元无缝罅”:塔的外观以墨漆装饰,象征其完美无瑕。
- “罗汉云居,天上天下”:罗汉如云,超越了世俗的束缚。
- “出入奋迅,三界无家”:表达罗汉的自由与无所归属。
- “以除恼禅,打鼓弄琵琶”:禅宗的生活与艺术结合,体现了内心的安宁。
- “沈却法船,留下戽斗”:修行者在修行过程中会遭遇挑战与困扰。
- “欲得不沈,戽乾劄漏”:强调修行的重要性,暗示必须不断努力以避免沉沦。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罗汉与云、法船与戽斗进行对比,生动形象。
- 对仗:整首诗的句式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
主题思想:
- 诗歌通过塔与罗汉的象征,表达了对佛教哲理的理解与对人生的思考,强调内心的宁静与超然。
意象分析:
- 墨漆:象征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坚固的信仰。
- 罗汉:代表着超越尘世的智慧与自由。
- 法船:象征佛法的引导与修行的艰难。
- 戽斗:代表修行中对抗烦恼的工具。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罗汉南公塔颂》的作者是谁?
- A) 杜甫
- B) 黄庭坚
- C) 李白
-
诗中提到的“三界”包括哪些?
- A) 欲界、色界、无色界
- B) 智慧界、情感界、物质界
- C) 天界、人界、地界
-
诗中所说的“打鼓弄琵琶”代表什么?
- A) 生活的乐趣
- B) 修行的困扰
- C) 禅宗的艺术与生活结合
答案:
- B) 黄庭坚
- A) 欲界、色界、无色界
- C) 禅宗的艺术与生活结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终南山》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 王维《终南山》与黄庭坚的《罗汉南公塔颂》,两者都表现了对自然与超然境界的追求,但王维更多的是对自然的描写,而黄庭坚则结合了佛教哲理与个人修行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黄庭坚诗文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