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同写予真请自赞》

时间: 2025-01-04 07:31:50

秀眉广宇,不如鲁山。

槁项黄馘,不如漆园。

韬光匿名,将在双井。

谈玄说妙,热谩两川。

枯木突兀,死灰不然。

虚舟送物,成百漏船。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张大同写予真请自赞
作者: 黄庭坚 〔宋代〕

秀眉广宇,不如鲁山。
槁项黄馘,不如漆园。
韬光匿名,将在双井。
谈玄说妙,热谩两川。
枯木突兀,死灰不然。
虚舟送物,成百漏船。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美丽的眉目与广阔的宇宙,怎能比得上鲁山的秀美?
枯瘦的脖子与黄鲤,怎能比得上漆园的丰硕?
隐藏光芒而不自夸,将会在双井中成就。
谈论深奥的道理,热烈的讨论在两川流淌。
枯木虽然高耸,但不会化为死灰。
虚船送出货物,却成了百孔千疮的漏船。


注释

  • 秀眉:美丽的眉毛,象征美貌。
  • 广宇:广阔的宇宙或空间。
  • 鲁山:指鲁山,象征美景。
  • 槁项黄馘:形容枯瘦的脖子和色泽的鱼。
  • 漆园:漆树的园子,象征丰收。
  • 韬光匿名:隐藏光芒与名声。
  • 双井:地名,象征隐逸之地。
  • 谈玄说妙:讨论深奥的道理。
  • 热谩两川:形容热烈的讨论。
  • 枯木突兀:枯木高耸。
  • 虚舟送物:空船送货。
  • 百漏船:形容满是漏洞的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晚号白乐天,北宋著名书法家、诗人,以其行书和山水诗闻名。他的诗作多描写自然景色,情感细腻,风格独特。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北宋时期,反映了当时文人对自我价值的思考与追求,表面上是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实际上蕴含了对个人境遇和内心世界的深刻感悟。


诗歌鉴赏

黄庭坚的《张大同写予真请自赞》透过细腻的比喻与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我价值的反思与自我赞美。开篇以“秀眉广宇,不如鲁山”引入,意在表明美丽的外貌与广阔的宇宙都无法与自然的壮丽相比,显示出一种谦逊的态度。诗中提到的“槁项黄馘,不如漆园”,将枯瘦的脖颈与丰硕的漆园对比,强调了生命的丰盈与枯萎之间的悬殊关系。

接下来的“韬光匿名,将在双井”暗示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强调潜藏内涵的重要性。通过“谈玄说妙,热谩两川”,诗人展现了对哲理的探讨与人际交流的热情,反映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最后,诗中提到的“枯木突兀,死灰不然”则是对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尽管环境恶劣,依然要保持生机与力量。结尾的“虚舟送物,成百漏船”则暗示了人生的无常与脆弱,但即便如此,仍应勇敢前行。

整体而言,黄庭坚这首诗以自然景象为背景,通过对比与象征,表达了诗人对自我、生命与价值的深刻思考,展现出一种豁达与积极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秀眉广宇,不如鲁山:美丽的眉目与广阔的宇宙相比,鲁山的自然之美更为动人。
  2. 槁项黄馘,不如漆园:形容枯瘦的脖子与丰腴的漆园相比,后者更具生机与美感。
  3. 韬光匿名,将在双井:隐藏自己的光芒与名声,追求内心的平静与隐逸。
  4. 谈玄说妙,热谩两川:与人讨论深奥的哲理,热情洋溢,流淌如两条河流。
  5. 枯木突兀,死灰不然:即便是枯木也高耸入云,绝不会化为毫无生气的灰烬。
  6. 虚舟送物,成百漏船:空船虽送物,但却满是漏洞,暗示人生的脆弱与无常。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秀眉广宇”比喻美与自然的对比。
  • 对仗:如“谈玄说妙,热谩两川”,展现对称之美。
  • 象征:鲁山、漆园等自然景物象征着诗人的理想与追求。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象征,表达了对自然美的向往与对生命价值的思考,传达出一种豁达、积极的人生态度,强调内在修养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鲁山:象征自然美,代表着诗人向往的理想境地。
  • 漆园:象征丰硕与生命力。
  • 枯木:象征生命的脆弱与顽强。
  • 虚舟:象征人生的脆弱与不确定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秀眉广宇”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对自然的赞美
    B. 对外貌的自谦
    C. 对宇宙的思考

  2. “韬光匿名”在诗中代表着什么?
    A. 隐藏自己的才华
    B. 追求名利
    C. 自我表现

  3. 诗中“虚舟送物,成百漏船”意在传达什么?
    A. 人生的顺利
    B. 人生的无常与脆弱
    C. 对未来的希望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题西林壁》:同样表达了对自然美的感悟。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展现了壮丽的自然景象与人生哲理。

诗词对比: 对比黄庭坚与李白的作品,虽同为表达对自然的向往,但李白更偏向豪放与奔放,而黄庭坚则显得内敛与细腻。


参考资料

  • 《黄庭坚诗文集》
  • 《宋代诗词鉴赏》
  • 《古代诗词与文化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