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题寺壁二首 作者: 刘克庄
柏子薰衣眉晕销,
女垣榆影冷萧萧。
屏山一枕游方梦,
横锡飘然过石桥。
白话文翻译:
诗的意思是:柏树的香气在衣服上飘散,眉头微微晕染,女儿墙边榆树的影子在微风中摇曳,显得冷清而萧瑟。在屏山的怀抱中,沉浸在一场游方的梦中,手持禅杖,悠然自得地走过石桥。
注释:
字词注释:
- 柏子:柏树的果实,常用作香料。
- 薰衣:熏香,指香气弥漫。
- 眉晕:指眉头微微有些模糊,象征思绪的迷离。
- 女垣:墙垣,常指女子的闺房。
- 榆影:榆树的影子。
- 屏山:山的名称,或指环境。
- 游方梦:游方指游历,梦则是指幻想或理想状态。
- 横锡:指僧侣的禅杖。
- 飘然:轻松自在的样子。
典故解析:
- 屏山:可能是指某个著名的山名,寓意隐逸和清静。
- 游方:代表一种游历和追求自由的生活方式,常见于道家和佛教文化。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子翚,号月坡,南宋著名诗人、词人,历任官职,长期生活在战乱时期,作品多表现其对社会的不满及对人生的感慨。他的诗风清新,意境深远,擅长描写自然景物。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背景是社会动荡,诗人常借寺庙等清静场所抒发个人情感与对生活的思考,体现了对宁静及内心世界的追求。
诗歌鉴赏:
《题寺壁二首》是一首充满禅意的诗,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物,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思考。开头的“柏子薰衣”,以柏树的香气引入,既营造出一种清新的氛围,也象征着诗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接着提到“女垣榆影”,则反映出一种孤独和冷清的情感,仿佛在诉说着对过往的思索与感慨。
“屏山一枕游方梦”一句,将自然与梦境结合,展现了诗人在这个安静的环境中,放松心情、追寻理想的状态。“横锡飘然过石桥”则通过形象的描写,展示了诗人轻松自在的身影,仿佛在暗示一种人生的态度:不拘泥于世俗,追求内心的安宁。
整首诗在意象上层层递进,既有对自然的描绘,也有对内心世界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精神世界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柏子薰衣眉晕销:柏树的香气渗透到衣服上,眉头微微晕开,表明诗人沉醉于此香气中,感受到一种轻松与迷离。
- 女垣榆影冷萧萧:女儿墙边,榆树的影子在风中摇曳,带来清冷的感受,暗示内心的孤寂。
- 屏山一枕游方梦:在屏山的怀抱中,诗人迷失于一场理想的梦境,表现出对自由的向往。
- 横锡飘然过石桥:手持禅杖,轻松自在地走过石桥,象征着诗人超脱世俗的境界。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柏树的香气与人的情感联系,增强了诗的意境。
- 拟人:榆影的“冷萧萧”使得自然景物更具情感。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有明显的对仗与节奏感,增强了诗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柏子:象征长青与坚韧。
- 女垣:隐喻女子的柔弱与内心的孤寂。
- 榆影:代表自然的变幻与时光的流逝。
- 屏山:象征隐逸理想,安宁的环境。
- 横锡:象征自由与出世的生活态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柏子”主要指的是哪种树? A. 松树
B. 柏树
C. 榆树
D. 柳树 -
“女垣榆影冷萧萧”中“冷萧萧”主要表现了什么情感? A. 温暖
B. 开心
C. 孤寂
D. 安宁 -
诗人通过“屏山一枕游方梦”表达了对什么的向往? A. 财富
B. 爱情
C. 自由
D. 名声
答案:
- B
- C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山中问答》(王维)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与《题寺壁二首》都有对自然的描绘及内心情感的表达,但前者更多表现孤独思乡的情感,而后者则体现对宁静生活的追求。
- 《山中问答》同样展现了隐逸生活的理想,诗人在自然中寻求内心的安宁,风格上与刘克庄有相似之处,但意象和情感表达各有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注》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刘克庄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