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琴语回瑶轸,帘波暗玉钩。
芳心一寸正难留。
消得三分病与七分愁。
药裹抛仍在,苔笺卷款收。
薄寒无赖倚罗裯。
可是禁愁禁病又禁秋。
白话文翻译:
琴声似在诉说着心中的情思,帘外的波光隐约如同暗藏的玉钩。
我的芳心却难以留住一寸情感,愁苦和病痛交织,三分是病,七分是愁。
即便药物包裹着痛楚,仍然难以抛弃,卷起的苔笺依然保存着情感的寄托。
在这薄寒的季节里,无奈地倚靠着罗单,
可我却是禁忌愁苦、禁忌病痛、也禁忌着这个秋天。
注释:
- 琴语:琴声所传达的情感。
- 瑶轸:古代乐器名,象征优美的音乐。
- 帘波:帘幕下的轻波,暗示幽静的环境。
- 芳心:指美好的心情或爱意。
- 三分病与七分愁:形象地表达了内心的痛苦和忧愁。
- 药裹抛:即使用药物来处理,内心的痛苦仍在。
- 苔笺:象征着情感的承载。
- 罗裯:轻薄的织物,隐喻脆弱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周之琦(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擅长以细腻、清新、优雅的风格表达情感。他的诗歌常常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对自然和人情的描写极具感染力。
创作背景:
“风蝶令”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人情感复杂交织的时期。诗人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个人对生命的感悟与对秋天的沉重思考。
诗歌鉴赏:
《风蝶令》是周之琦的一首代表作,展现了细腻的情感与深邃的思索。诗中以琴声与帘波开篇,营造出一种温柔却略显忧伤的氛围,仿佛可以感受到琴音中流淌的情感与思绪。接着,诗人用“芳心一寸”形象地表达了内心难以留住的情感与愁苦,构建出一种无法排解的内心挣扎。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药裹抛仍在”的描绘,进一步加深了痛苦的无奈感,反映出诗人在情感上的深重负担。最后一句“可是禁愁禁病又禁秋”,犹如一声叹息,既表达了对生活的无奈,也传达了对秋天的感慨,使整首诗在细腻的情感描写中透出一种深刻的哲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琴语回瑶轸:琴声回响,仿佛在诉说着心事,瑶轸是古乐器,增添了音乐的美感。
- 帘波暗玉钩:帘子轻波荡漾,暗示着一种隐秘的情感,如同隐藏的美丽。
- 芳心一寸正难留:内心的爱意难以停驻,表达了对情感的无奈。
- 消得三分病与七分愁:身体的病痛与心理的忧愁交织,体现了情感的复杂性。
- 药裹抛仍在:即使用药物来排解,痛苦依旧存在,反映了内心的挣扎。
- 苔笺卷款收:用苔笺记录的情感,象征着对往事的留恋。
- 薄寒无赖倚罗裯:在寒冷的季节里,无奈地倚靠着轻薄的衣物,形象地表现了脆弱与孤独。
- 可是禁愁禁病又禁秋:最终,诗人感叹生活中无法逃避的愁苦和季节的变化。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琴声和帘波比喻情感的细腻与复杂。
- 拟人:琴声仿佛在诉说,赋予无生命的事物以情感。
- 对仗:如“药裹抛仍在,苔笺卷款收”,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内心的苦闷与无奈,展现了对爱情与人生的深刻思考。通过对秋天的禁忌感悟,诗人传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美好情感的难以割舍。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琴:象征着情感与艺术的交流。
- 帘:代表着内心的隐秘与情感的遮蔽。
- 药:暗示对痛苦的无奈与寻找解脱的渴望。
- 苔笺:承载着情感的记录与回忆。
- 秋:象征着变化与离别,带有淡淡的忧伤。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琴语回瑶轸”中的“瑶轸”指的是什么? A. 一种乐器
B. 一种药物
C. 一种花卉 -
“消得三分病与七分愁”中“病”与“愁”各占多少比例? A. 一分病与九分愁
B. 三分病与七分愁
C. 五分病与五分愁 -
诗的最后一句“禁愁禁病又禁秋”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生活的无奈
B. 对春天的向往
C. 对旅行的期待
答案:
- A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红楼梦》中的诗词,展现了类似的情感与主题。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情感的细腻描绘。
诗词对比:
- 周之琦的《风蝶令》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对比:
- 周之琦的作品更强调内心的挣扎和秋天的悲凉;
- 而李清照则更多地表现出对过去情感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期待。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两位诗人在情感表达上的共通与差异,使得读者在欣赏中获得更深的感悟。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
- 《李清照与周之琦的诗歌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