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感春五首 其四》
时间: 2025-01-09 01:02:2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鸟声春渐长,烟雨春薄暮。
风光不长妍,如客暂时寓。
芸芸物争时,天地有常度。
我行睹大河,黄流日东骛。
喟然欲乘桴,莽不见洲渚。
张侯但饮酒,无用恨羁旅。
十年富贵子,今作一丘土。
白话文翻译:
鸟鸣声渐渐响亮,春天的烟雨在傍晚时分轻轻洒落。
美丽的风景不会长久,犹如客人短暂的逗留。
芸芸众生都在争夺时光,天地之间自有其法则。
我行走时看到大河,黄河的水流向东奔腾。
不禁想乘着小舟而去,然而茫茫水面上看不见洲渚。
张侯只知饮酒作乐,无需为羁旅而感到遗憾。
十年的富贵子,现在也只化作一堆黄土。
注释:
- 鸟声春渐长:春天鸟鸣的声音逐渐增多,象征春天的到来。
- 烟雨春薄暮:春天的烟雨在黄昏时分,给人一种朦胧的感觉。
- 风光不长妍:美好的风景不会持久,表达了一种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 如客暂时寓:比喻人生如旅客,暂时停留在世间,暗示生命的短暂。
- 芸芸物争时:众多事物都在争夺时间,强调了时间的宝贵。
- 天地有常度:天地之间有其固有的法则和规律,无法改变。
- 我行睹大河:我行走时看到大河,暗示对自然的描写。
- 黄流日东骛:黄河水流向东,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 喟然欲乘桴:感叹之余,希望乘舟而行,表现对自由的向往。
- 莽不见洲渚:迷茫中看不见岸边的洲渚,象征人生的不确定。
- 张侯但饮酒:张侯只顾饮酒作乐,反映出对世事的无所谓。
- 无用恨羁旅:无所谓羁旅的遗憾,表示对生活态度的洒脱。
- 十年富贵子:十年的富贵最终化为黄土,体现了人生的无常和虚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宋代著名诗人、书法家。黄庭坚以其独特的诗风和书法艺术闻名于世,是“江西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其诗歌风格清新隽永,含蓄深刻,常常融合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
创作背景:
《次韵感春五首》是黄庭坚在春天的某个时刻所写,表现了他对春天的感慨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此时正值宋代社会变迁,诗人通过春天的景象,寄托了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春天的自然景象,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短暂和无常的感慨。首句“鸟声春渐长”以生动的画面引入,描绘出春天的气息,而“烟雨春薄暮”则营造出一种朦胧的情境,赋予诗句一种柔和而又淡淡的忧伤。诗中的“风光不长妍,如客暂时寓”更是点明了人生的短暂,暗示人如过客,无法长久驻留。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通过“芸芸物争时,天地有常度”强调了时间的不可逆转,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表现出一种无奈的哲学思考。诗人目睹“我行睹大河,黄流日东骛”,用大河的奔流象征时光的流逝,进一步加深了对生命短暂的感慨。
在随后的句子中,“喟然欲乘桴,莽不见洲渚”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尽管心中有理想,但现实的迷茫让他感到无奈。而最后两句则揭示了人生的终极归宿,即“十年富贵子,今作一丘土”,将人生的富贵与最终的归宿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歌的哲理性和沉重感。
整首诗以自然为背景,融入了深刻的哲理思考,表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悟与思考,既有对春天的赞美,又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出黄庭坚独特的诗歌风格与深邃的思想内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鸟声春渐长:春天来临,鸟鸣声逐渐响亮,象征春的气息。
- 烟雨春薄暮:春天的烟雨在傍晚时分洒下,描绘出一种朦胧的景象。
- 风光不长妍:美丽的景色不会长久,暗示了时间的流逝。
- 如客暂时寓:生活如同旅客,短暂而瞬息万变。
- 芸芸物争时:众生都在争夺时间,强调时间的重要性。
- 天地有常度:天地之间有其固有的运行法则,无法改变。
- 我行睹大河:我走在路上,看见了大河,表现了对自然的观察。
- 黄流日东骛:黄河的水流向东,象征着时间的不断流逝。
- 喟然欲乘桴:感叹之余,想要乘舟而去,表现对自由的渴望。
- 莽不见洲渚:在迷茫中看不见岸边的洲渚,象征人生的不确定。
- 张侯但饮酒:张侯只顾饮酒作乐,反映出对世事的洒脱态度。
- 无用恨羁旅:对羁旅生活的无所谓,表达出对日常生活的看淡。
- 十年富贵子,今作一丘土:十年的富贵最终化为黄土,体现了人生的短暂与虚幻。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如客暂时寓”,将人生比作旅客,表达短暂感。
- 拟人:鸟鸣声的“渐长”赋予了声音生命,增强了诗的生动性。
- 对仗:如“风光不长妍,如客暂时寓”,增强了诗的节奏感与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诗人通过自然景象映射人生,强调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表现出一种淡然与哲学的思考。这种对生命的无常感慨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构成了诗歌的核心思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鸟声:象征春天的到来与生命的活力。
- 烟雨:代表着春天的温柔与朦胧,营造出一种细腻的情感氛围。
- 大河: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旅程,表现出浩瀚与包容。
- 洲渚:代表着生活中的目标与归宿,但在迷茫中无法看见,暗示人生的不确定。
- 黄土:象征生命的终结与无常,反映出财富与地位的虚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黄流”指的是哪个河流? A. 长江
B. 黄河
C. 珠江
D. 淮河 -
填空题:诗中“我行睹大河,__日东骛”,填入合适的词语。
-
判断题:诗人对人生持有积极乐观的态度。 (对/错)
答案:
- B. 黄河
- 黄流
- 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春夜洛城闻笛》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黄庭坚 vs. 苏轼:两位诗人都在各自的作品中表现了对生活的感悟与自然的热爱,黄庭坚更注重于哲理的思考,而苏轼则更侧重于情感的表达。
- 李白 vs. 黄庭坚:李白的诗歌多表现豪放不羁,强调个人情感,而黄庭坚则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出对人生的深刻反思与淡然。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收录黄庭坚及其他宋代诗人的作品,便于读者对比和学习。
- 《古诗词鉴赏指南》:提供古诗词的鉴赏方法与技巧,帮助读者深入理解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