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杨瓘雁门省亲二首》
时间: 2025-01-08 23:47:58意思解释
送杨瓘雁门省亲二首
原文展示:
执戟老翁年七十,人看生理亦无聊。
草玄事业窥周易,作赋声名动汉朝。
今见远孙勤翰墨,还持遗藁果箪瓢。
三年乡校趋晨鼓,一日边城听夜刁。
野饭盈盘厌葱韭,春风半道解狐貂。
归时定倒迎门屣,问雁安能学度辽。
白话文翻译:
这位持戟的老人已七十岁,旁人看他的生活也显得平淡无趣。
他研究周易的深奥之理,写作赋诗的声名在汉朝时已传扬开来。
如今我见到他远方的孙子勤奋地习字作画,手中仍然握着祖传的书简和瓢箪。
三年的乡校上课时,我每天都能听到晨鼓声;而在边城的那一天,我听到了夜半的号角声。
田间的饭菜堆满了盘子,但我却厌倦了葱和韭菜,春风吹来时,狩猎的狐狸也被驱散。
归家的时候,必定会把鞋子倒着迎接门口,问候雁儿,怎能学习“度辽”的行程。
注释:
- 执戟:持戟,古代士兵的武器,象征威武和老成持重。
- 草玄:指周易,古代哲学经典。
- 赋:古代文学体裁,通常为韵文,多用于抒情或描绘。
- 夜刁:夜间号角声,通常用于军事或边城的警报。
- 狐貂:指狩猎动物,象征着春天的生机。
- 迎门屣:迎接时把鞋子倒着放,表示对来访者的尊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书法家。他以诗词清新、意象丰富而著称,同时也以其书法艺术闻名于世。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黄庭坚晚年,反映了他对人生和家庭的思考。诗中描绘了老人与孙子之间的关系,以及对乡村生活的怀念与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平和的语调,描述了老人与孙子之间的情感交流与生活的点滴。开头的“执戟老翁”让人立刻感受到老人的威严与智者的气质,接着提到的“草玄事业”则展示了他对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诗中对孙子的描写,既展现了后辈的勤奋,也传达了对未来的希望。
接下来的场景描绘通过乡校的晨鼓声和边城的夜号角形成对比,展现了乡村和平与边境紧张的对立。这种对比不仅增添了诗的层次感,也让人感受到生活的多样性。
最后两句以归家的情景收尾,表现出一种温暖与亲切,表达了对亲情的珍视。老人与孙子之间的传承,是对文化的延续与对生活的热爱,展现了黄庭坚深邃的思考与高尚的情操。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联:描绘了老人的年龄与生活状态,展现出一种淡然的哲学态度。
- 第二联:强调老人的学识和成就,显示出他作为智者的地位。
- 第三联:转向孙子的描写,表现出对后代的希望和传承。
- 第四联:对比乡村的日常生活与边境的紧张,反映了生活的多变。
- 第五联:表达对乡村饮食的厌倦,暗示对生活质量的追求。
- 第六联:以迎接亲人回家的细节,表现出对家庭的重视。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晨鼓”与“夜刁”,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 比喻:以“狐貂”象征生机,表现出春天的活力。
- 拟人:问雁是否能学“度辽”,赋予了雁以人性化的情感。
-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描绘家庭、生活的细节,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对家庭和亲情的珍视,以及对生活哲学的思考。
意象分析:
- 老翁:象征智慧与经验。
- 孙子:代表希望与未来。
- 晨鼓与夜刁:分别象征平和与紧张的生活状态。
- 葱韭:象征乡村生活的简单与质朴。
- 雁:象征归属与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黄庭坚的“送杨瓘雁门省亲二首”主要描绘了哪个主题? A. 战争
B. 亲情与生活
C. 自然风光 -
诗中提到的“草玄事业”指的是哪部经典? A. 《诗经》
B. 《周易》
C. 《论语》 -
诗中“迎门屣”所表现的情感是? A. 对来访者的冷淡
B. 对来访者的尊重
C. 对生活的无奈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早发白帝城》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黄庭坚与李白的作品在风格上有所不同,黄庭坚更侧重于描绘生活细节与人情,而李白则偏向于自然景观与豪情壮志。两者都展现了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但表现手法和情感基调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诗词研究》
- 《黄庭坚诗词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