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先生真赞三首》

时间: 2025-01-08 23:06:05

岌岌堂堂,如山如河。

其爱之也,引之上西掖銮坡。

是亦一东坡,非亦一东坡。

槁项黄馘,触时干戈。

其恶之也,投之於鲲鲸之波。

是亦一东坡,非亦一东坡。

计东坡之在天下,如太仓之一稊米。

至於临大节而不可夺,则与天地相终始。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岌岌堂堂,如山如河。
其爱之也,引之上西掖銮坡。
是亦一东坡,非亦一东坡。
槁项黄馘,触时干戈。
其恶之也,投之於鲲鲸之波。
是亦一东坡,非亦一东坡。
计东坡之在天下,如太仓之一稊米。
至於临大节而不可夺,则与天地相终始。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东坡先生(苏轼)的风范,形容他像山河一样巍峨堂皇。对他的喜爱,仿佛把他引向西边的华丽宫殿;而不论是出于爱还是厌恶,他的形象始终如一。即使经历了风波,遭遇了困苦,也依然坚韧不拔。他的存在就如同大仓中的一粒稻米,微不足道,却在关键时刻坚守本心,与天地的始终相互辉映。

注释

  • 岌岌堂堂:形容人或物气势宏伟、稳重。
  • 引之上西掖銮坡:西掖是指西边的华丽宫殿,意指对东坡的推崇与敬爱。
  • 槁项黄馘:比喻经历风雨,艰难困苦的状态。
  • 鲲鲸之波:鲲鲸是巨大的海洋生物,象征着广阔无垠的波涛,暗喻对东坡的贬低和不屑。
  • 太仓之稊米:比喻在大环境中,小人物的渺小与微不足道。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宋代著名诗人、书法家,晚号“东坡居士”。他是苏轼的好友,风格独特,擅长词、诗和文,尤其以山水诗闻名。黄庭坚与苏轼同为“苏黄”派的代表人物,二人关系深厚,互相影响。

创作背景

《东坡先生真赞三首》是黄庭坚对苏轼的赞颂之作,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敬仰和对其人格的推崇。作为苏轼的同代人,黄庭坚深知苏轼在文学、政治及人格魅力等方面独特的贡献与价值。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东坡(苏轼)的描绘,展现了他坚韧不拔的性格和卓越的才华。开头的“岌岌堂堂,如山如河”形象地勾勒出苏轼的气势,暗示他在历史长河中的重要地位。接着,诗人通过对比“其爱之也”和“其恶之也”,展现了人们对东坡不同的看法与评价,这种多元化的视角使得苏轼的形象更加立体。

诗中多次提到“东坡”,反复强调了他的独特性与不可替代性,这种重复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也让人印象深刻。最后通过“计东坡之在天下,如太仓之一稊米”,借用稻米的比喻,表达出即使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苏轼的存在仍显得微不足道,但在关键时刻又不可或缺,强调了他与天地的恒久关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岌岌堂堂,如山如河:描述东坡的气魄和风范,仿佛大山大河般坚固。
  2. 其爱之也,引之上西掖銮坡:表现对他的爱慕,仿佛要把他引向高贵的地位。
  3. 是亦一东坡,非亦一东坡:强调东坡的唯一性,无论如何,他都是那样一个人。
  4. 槁项黄馘,触时干戈:比喻经历风雨,仍然坚韧不拔。
  5. 其恶之也,投之於鲲鲸之波:暗示对他的贬低与抨击,投向深渊。
  6. 是亦一东坡,非亦一东坡:再一次强调东坡的独特和不变。
  7. 计东坡之在天下,如太仓之一稊米:比喻他在历史中的渺小却重要的地位。
  8. 至於临大节而不可夺,则与天地相终始:强调他在关键时刻的坚定不移,与天地共存。

修辞手法

  • 比喻:用“山河”比喻东坡的气势,用“稊米”比喻其存在的微小却重要。
  • 对比:通过“爱之”“恶之”对比,展现人们对东坡的不同态度。
  • 重复:反复提及“东坡”,加深印象,强化主题。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作者对苏轼的深厚敬意,强调了他在历史长河中的独特地位以及在艰难时刻的坚韧不拔。诗中也反映了对人性和历史的思考,表达了对真理与道德的坚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河:象征坚定的品格与历史的厚重。
  • 鲲鲸:象征对东坡的贬低与不屑,反映社会的复杂。
  • 稊米:象征个体的渺小与重要性,表达历史的辩证关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岌岌堂堂”是用来形容什么?

    • A. 气势宏伟
    • B. 渺小无闻
    • C. 轻松自在
  2. “计东坡之在天下,如太仓之一稊米”表达了什么?

    • A. 东坡的重要性
    • B. 东坡的渺小
    • C. 东坡的伟大
  3. 诗中提到的“鲲鲸”指的是什么?

    • A. 美好的事物
    • B. 巨大的海洋生物
    • C. 安静的环境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水调歌头》——苏轼
  • 《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辛弃疾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诗词对比

黄庭坚与苏轼的诗作常常在风格上形成鲜明对比,苏轼的诗词多表现出豪放与豁达,而黄庭坚则更倾向于细腻与深沉。两者共同构成了宋代诗词的璀璨星河。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选集
  • 《黄庭坚与苏轼的友谊研究》——学术论文
  • 《古诗词赏析》——相关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