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发毕阳至新屯》

时间: 2025-01-19 12:44:02

鼍洞猿窝别未遑,寻云西去独回翔。

羁禽飞尽岩花静,野鹿衔余涧草香。

十日人偏三度过,千峰雨促一舆忙。

居民错认归来客,争道天中好泛觞。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鼍洞猿窝别未遑,寻云西去独回翔。
羁禽飞尽岩花静,野鹿衔余涧草香。
十日人偏三度过,千峰雨促一舆忙。
居民错认归来客,争道天中好泛觞。


白话文翻译:

在鼍洞和猿窝之间,我暂时告别,没有时间停留,寻找云彩向西飞去,独自回旋。
被羁绊的鸟儿飞尽了,岩石上的花朵静悄悄的,野鹿衔着余下的涧边草香。
十天的路途,人却偏偏三次经过,千峰的雨促使行人匆忙。
居民们错把我当作归来的客人,争相道说天上多么适合饮酒畅饮。


注释:

字词注释:

  • 鼍(tuó):指一种大型的蛙,象征着荒凉的环境。
  • 羁禽:指被困的鸟,暗示不能自由飞翔的境遇。
  • 泛觞:指饮酒,特别是在水边或自然中饮酒的情景。
  • 涧草香:指涧水旁边的草散发出的香气,意在描绘自然的美好。

典故解析:
本诗虽不直接引用典故,但“寻云西去”可理解为放逐或归隐的隐喻,反映了诗人对自由的渴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国梁,清代诗人,生于动荡时期,仕途坎坷。其诗风多抒情,常以自然景观寄托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诗人游历过程中,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世繁杂的思考,体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诗歌鉴赏:

《晓发毕阳至新屯》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与抒发个人情感的诗作。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致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向往。开头的“鼍洞猿窝”暗示了一个偏僻自然的环境,诗人似乎在这里寻求一种离世隐居的生活。接着,“寻云西去独回翔”,传达出一种孤独的旅行感,表现了诗人内心渴望自由的情感。

诗中提到“羁禽飞尽岩花静”,通过羁绊的鸟儿与静谧的花朵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意境,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而“野鹿衔余涧草香”则描绘了自然的和谐美好。接下来的“十日人偏三度过,千峰雨促一舆忙”,描绘了人在自然中的匆忙与无奈,反映了世事的繁忙与纷扰。

最后两句“居民错认归来客,争道天中好泛觞”则道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居民误将诗人视为归来的客人,展现了对归属感的渴求。整体来看,诗作通过对自然的描绘与个人情感的抒发,表现了对自由、归属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鼍洞猿窝别未遑:在鼍洞和猿窝之间,匆匆告别,没有时间停留。
  2. 寻云西去独回翔:寻找云彩向西飞去,独自回旋,表现出对自由的追求。
  3. 羁禽飞尽岩花静:被束缚的鸟儿飞尽,岩石上的花儿则显得宁静。
  4. 野鹿衔余涧草香:野鹿叼着涧边的草,散发出自然的香气。
  5. 十日人偏三度过:在十天的路途中,我却偏偏三次经过这里。
  6. 千峰雨促一舆忙:千山雨急,行人匆忙,体现出一种急迫感。
  7. 居民错认归来客:当地居民错把我当成归来的人。
  8. 争道天中好泛觞:大家争相说天上好适合饮酒,表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

修辞手法:

  • 比喻:把鸟比作羁绊的存在,反映自由的向往。
  • 对仗:如“羁禽飞尽,岩花静”,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居民的行为拟人化,显示出人与人之间的温情。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对自然美的赞美以及对人际关系的思考,体现了对世俗的淡泊与追求内心宁静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鼍洞:象征荒凉与孤独。
  • 猿窝:代表自然与自由。
  • 羁禽:隐喻被束缚的灵魂。
  • 涧草香:象征自然的美好与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羁禽”指的是? A. 自由飞翔的鸟
    B. 被困的鸟
    C. 迁徙的鸟

  2. 诗中提到的“十日人偏三度过”表达了什么? A. 行人很少
    B. 行人匆忙,不停留
    C. 人们在此聚会

  3. 诗的最后一句“争道天中好泛觞”的意思是? A. 大家在争论饮酒的好处
    B. 大家在争道好吃的东西
    C. 大家在争论旅行的意义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鹿柴》:同样描绘自然与人心的和谐。
  • 杜甫的《春望》:反映对国家与个人命运的思考。

诗词对比:
比较国梁的《晓发毕阳至新屯》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国梁更强调个人的孤独与内心的追求,而王维则更多地展现自然的和谐美。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国梁研究》
  • 《古诗文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诗歌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