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天乐九首 其九》
时间: 2025-01-19 14:52:55意思解释
齐天乐九首 其九
作者: 项鸿祚 〔清代〕
原文展示:
湖山不醒笙哥梦,离觞又催南浦。听鼓官津,听钟野寺,听到垂虹风雨。荷乡未暑,有丁卯同舟,载将诗去。剩我无聊,登高怀远更吟苦。横桥谁念竦侣,城南天尺五,今日韦杜。鳌禁移家,鸥波泛宅,一样年年羁旅。为君细数,算楚尾吴头,倦游重赋。问讯王郎,别来相忆否?
白话文翻译:
湖光山色中,笙歌的梦还未醒来,离别的酒杯又催促我南下。听着官津的鼓声,听着野寺的钟声,听着风雨之间的垂虹。荷塘的夏日尚未到来,和朋友在丁卯年同舟共济,带着诗词去游玩。剩下我无聊,登高远望,心中更添苦闷。横桥边,谁来挂念我这样的伴侣?城南的天尺五,今日的韦杜又在何处?鳌鱼的禁地已迁,鸥波轻荡我的家,一年又一年我都在漂泊。为你细细数来,算算楚地的尾声和吴地的头绪,疲倦的游子又重写诗篇。问候王郎,离别以来你是否还记得我?
注释:
- 笙哥: 笙是一种乐器,笙哥指演奏笙的歌手,梦中与其相伴。
- 离觞: 离别的酒杯,象征着离愁别绪。
- 南浦: 指南方的水边,暗含离别的方向。
- 丁卯: 指的是一个年份的天干地支,代表时间的流逝。
- 横桥: 横跨水面的桥,可能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 韦杜: 古地名,可能与作者的生活经历有关。
- 倦游: 疲倦的游历,表现出诗人对游历生活的厌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项鸿祚(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擅长诗词,风格多样,常以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为主题。他的作品常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故乡的思念。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和个人命运多舛的时期,诗人在游历中感受到深深的孤独和离愁,渴望与友人相聚,表达了对故土的思念和对人生旅途的无奈。
诗歌鉴赏:
此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的结合,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开头“湖山不醒笙哥梦”,既体现了自然的静谧,也暗示了作者内心的迷茫,笙歌的梦未醒,似乎代表着对美好时光的怀念。接下来的描写“离觞又催南浦”,则将情感推向了离别的高潮,离别的酒杯催促着离去,表现出一种无奈而又沉重的情感。
诗中多处涉及声音的描绘,如“听鼓官津,听钟野寺”,这种细腻的听觉描写让人能够感受到周围环境的氛围,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绪的纷扰。尤其“荷乡未暑”,在时节的更迭中,诗人似乎感受到了一种失去的惆怅。
此外,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为君细数,算楚尾吴头”,不仅是在回忆往昔的岁月,也在表达对友人的思念。整体来看,诗的情感波动起伏,既有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湖山不醒笙哥梦”:湖光山色中,笙歌的梦未醒,表现出作者的迷茫。
- “离觞又催南浦”:离别的酒杯催促着我向南方去,象征着离愁。
- “听鼓官津,听钟野寺”:听到鼓声和钟声,营造出一种孤独的氛围。
- “荷乡未暑,有丁卯同舟”:夏天尚未到来,和朋友同舟共游,暗示着时光的流逝。
- “剩我无聊,登高怀远更吟苦”:孤独无聊,登高远望,心中愈加苦闷。
- “横桥谁念竦侣”:横桥之上,谁来挂念我这样的伴侣?
- “城南天尺五,今日韦杜”:城南的天与今日的韦杜,反映出时光的变迁。
- “鳌禁移家,鸥波泛宅”:鳌的禁地已迁,鸥波轻荡着我的家,表现了作者的漂泊感。
- “为君细数,算楚尾吴头”:为君细数往事,算算楚地的尾声与吴地的头绪。
- “问讯王郎,别来相忆否?”:问候王郎,离别以来是否还记得我,流露出深切的思念。
-
修辞手法:
- 比喻: 如“离觞”比喻离别的愁苦。
- 拟人: “湖山不醒”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
- 对仗: 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音乐感。
-
主题思想: 诗歌体现了对友人的思念、对故乡的眷恋以及对人生旅途的无奈与孤独,情感深沉而复杂。
意象分析:
- 湖山: 象征自然之美,也代表内心的宁静与迷茫。
- 笙歌: 表现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 离觞: 代表离别的痛苦。
- 荷乡: 暗示对故乡的思念。
- 横桥: 象征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和孤独感。
- 鳌禁: 反映出对生活变迁的感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笙哥梦”指的是什么? A. 一种乐器
B. 演奏乐器的人
C. 梦中的美好时光
D. 离别的情感 -
“离觞又催南浦”中“离觞”意指什么? A. 朋友的酒杯
B. 离别的酒杯
C. 喜悦的酒杯
D. 祝福的酒杯 -
诗人对王郎的问候表现了什么情感? A. 失望
B. 思念
C. 愤怒
D. 喜悦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项鸿祚与李白的作品都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但李白更倾向于豪放洒脱,项鸿祚则显得更加细腻和沉重。李白的《静夜思》通过月光引发思乡情怀,而项鸿祚则通过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结合,展现了更为复杂的内心世界。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年表》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项鸿祚诗文集》